近两年来,中国铁道博物馆持续创新开展“铁路文化使者”传播活动,该活动专门针对7-14岁未成年人,创新采用了“新媒体传播”“送课入校”“志愿讲解”“教育研学”等多种模式相结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实践活动。
中国铁道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铁路博物馆,收藏了140余台不同时期、不同制式的机车车辆,尤以中国现存最早的“0”号蒸汽机车及以革命领袖名字命名的“毛泽东号”、“朱德号”机车堪称中国铁路文物中的“瑰宝”。这些机车车辆反映了中国铁路牵引动务的发展变化,讲述了中国铁路事业从无到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历程。中国铁道博物馆深入挖掘铁路红色基因与铁路科普知识,不断研究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特点与规律,积极探索新载体和新手段,围绕“铁路文化使者”传播活动开展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新媒体传播”——由中国铁道博物馆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火车迷”展开,录制中小学生新媒体铁路文化传播短视频,内容包括“火车背后的故事”“你不知道的高铁秘密”“铁路红色基因我来讲”等,共计25名中小学生参与录制,短视频内容从脚本制作、拍摄录制、后期剪辑、平台推广,全部由中国铁道博物馆制作,共制作了8期“铁路文化小使者”线上传播短视频,分别在抖音、快手、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广,参与该活动的中小学生参与性高、成效明显,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展示平台。
“送课入校”——近一年,中国铁道博物馆持续开展“送课进校”活动,先后走进北京八十中、北京四十三中、北京市十九中等多所学校开展了25次“送课进校”活动,中小学生覆盖3000名以上。在送课进校活动中不仅为中小学生进行铁路知识讲座,还开发了丰富的实验教具,孩子们通过火车模型、模拟轨道等教具的互动使用,更好地领会了铁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具的辅助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加深了学生们对铁路科普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中国铁道博物馆还全新推出了“云支教”小课堂,以网络直播教学的形式为乡村小学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先后为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漓江小学近500个孩子开展了《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火车是怎么转弯的?》《漫话火车》《火车票的故事》《走进蒸汽机车》《走进火车的世界》等6次铁路科普课程。 “志愿讲解”——为中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讲解才能的舞台,近两年共培训200余名中小学生,考核通过后走上博物馆志愿讲解岗位,先后为观众共开展了47场公益讲解。“小志愿者”们用自已的自信和热情,向观众介绍着火车的历史,讲述火车背后的故事,让观众们了解到这些火车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观众们对于中国铁路的发展和红色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感受。活动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纷纷与“小使者”合影,现场观众表示这种形式让人们感到很亲切,仿佛看到了火车在当年那些热火朝天的岁月行驶的场面。
“教育研学”——2023年,中国铁道博物馆开发了集研学科普图书、研学手册、材料包、科普音视频为一体的《走进火车的世界——探秘中国铁道博物馆》科普教育盒子,深受未成年人的喜爱。此外,陆续打造了“云游铁博——儿童公益科普动画”“神奇的复兴号家族”“元宇宙 星际列车”等数字研学项目,线上浏览量超过8000万以上。
近一年,中国铁道博物馆通过与学校、家庭、社会机构深度对接,作为枢纽整合学校及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策划、探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形式,丰富其内容与内涵,希望真正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