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自2003年起创办“小小科普讲解员”项目,一批批孩子们通过学习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有针对性的语言艺术培训,让他们在获取自然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掌握了在公共场合讲话的艺术,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通过考核,在自博成长为优秀的“主持人式的小小科普讲解员”。
每到节假日,一群身穿黄马甲,耳边挂着扩音器的小小科普志愿者们就活跃在展厅一线,进行讲解服务。每年固定参与展厅志愿服务的优秀小志愿者有200余名。遇到博物馆举行诸如博物馆夜、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重要活动时,更是少不了这些少年们的身影。2023年暑期博物馆夜共计27天,85名小志愿者晚间在各个展厅累计讲解630余场,另有135人次在展厅参与知识答疑和盖章活动,累计服务338小时。
20年来,自博累计培养小小科普讲解员7000余名,有数百万观众聆听了小小科普讲解员的讲解。孩子们不仅在展厅从事讲解、导览、接待等常规服务,还深度参与我馆的各项科普活动,如央视和北京科教频道等多档科普类节目录制、自博原创科普宣传片的录制、多部自博原创科普剧的排练与展演、北京市科学表演大赛等。仅科普剧展演活动,在北航音乐厅、人民大学大礼堂、繁星戏剧村、自然博物馆4D影院小剧场等累计演出百余场,线上及线下受众观众达五万余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国家自然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引导青少年讲述自然科学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志愿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设的有效实践活动。
这也是国家自然博物馆立足于自身的科学普及优势,为青少年教育提供有特色教育资源所开辟的渠道,是博物馆科学传播功能的放大和延伸,是青少年科普素质提升与全面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小小科普志愿者们在一起开展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索,在展厅中传播科学知识。
在录音棚录制科学故事,在舞台上演绎动物传奇。许多同学从小学一年级起坚持在自博服务,至今已经上了高中,十余年来,还坚持定期来馆里讲解。更有甚者,因年少时在博物馆的这段小小科普志愿者经历,内心的钟爱促使他们在大学期间选择了生物类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专职科学教师,活跃在北京科普事业的一线。
童心讲科普,未来更卓越,青少年志愿者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度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在向观众朋友们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弘扬着一代代博物馆人,为了理想信念,始终奋斗在科研与科普的一线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增强了小小科普讲解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