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21年度,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历史讲解员群体荣获了“2021北京榜样”特别奖。在这个群体中,有一抹鲜艳的红色一直活跃在展厅中,他们就是香山革命纪念馆“红领巾志愿者”。

一、钻研学生心理,拉近学生与展览之间的距离

香山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性教育基地,肩负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为响应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的号召,香山革命纪念馆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在志愿者团队建设中特别开创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红领巾志愿者”团队,专门对接学校招募小学生讲解员,让他们身体力行地去学习党史。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快速了解历史,香山革命纪念馆结合馆内丰富的党史素材,研究学生心里,依据学生特性,以故事为载体,编写了专属于小学生版本的讲解词,用于场馆内接待青少年参观团体。“红领巾志愿者”架起来学生与展览之间的桥梁,不仅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去讲述历史,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加同龄人对自己的认可度,让他们从展厅里的“收听者”转变成向同龄人间的“讲述者”,真正使他们走进香山革命历史,传承香山革命精神。

二、精细培训考核,明确学生与志愿工作的责任

对于这些孩子,在培训的过程中香山革命纪念馆宣教员们用志愿者统一标准严格要求,但却用符合小学生的语言去指导孩子的站位、体态,教导他们用讲故事的方式为观众提供讲解,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学习历史、感悟精神,在便于背诵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在讲解时让同龄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对于讲解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每周都会固定来到纪念馆接受培训并进行现场练习,按照展览内容,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由高年级学生担任组长,相互考察,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考核通过后,这些“红领巾志愿者”每周末做好排班,在展厅里为观众提供特色讲解服务,形成了纪念馆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疫情原因,有些学生通过考核后不能来到纪念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讲解工作的积极性,老师们在校内组织大家一对一进行学习。到目前为止,香山小学自己进行 “传帮带”,已经带出了3批优秀的“红领巾讲解员”。

三、开展特色活动,增进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崇敬

除了讲解,纪念馆的特色工作中也活跃着“红领巾志愿者”的身影。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四小的小讲解员们来到纪念馆,为同在海淀区居住的各街道孩子们讲述《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出现了“红领巾讲给红领巾”的生动画面。6月1日,围绕“北京的红色遗产与先驱”这一主题,纪念馆举办了香山革命纪念地第三期读书分享会。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14名学生结合这一主题,现场表演舞蹈《灯火里的中国》。舞蹈表演结束后,由香山革命纪念馆代表和带队老师共同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让孩子们在纪念馆里渡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讲解的革命历史,能够帮助到其他人,感染到其他人,还能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很多孩子由衷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2022年,香山革命纪念馆成为首批市级“红领巾爱首都—北京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今后,香山革命纪念馆将进一步增进馆校联动,开展“红领巾志愿者”各团体类型的招募和培训工作,让红领巾飘扬在纪念馆展厅中,成为纪念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青少年学好革命历史,燃起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激发青少年的情感认同,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