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大批观众到THE BOX朝外看演出。

春节期间,朝外大街洋溢着喜庆气氛,大批年轻人将THE BOX朝外作为休闲娱乐首选地。在这个“潮盒”里,不仅有潮牌美食,还有一场场好戏上演,让人们直呼过瘾。

乘电梯来到THE BOX朝外B馆三层,一间“理发店”颇为吸睛,复古灯牌、老式理发椅、巨型吹风机等装置吸引人们驻足拍照,但走进其中才发现,这里并非真正的理发店。一家“包袱咖啡厅”坐落店内,售卖“夏洛梅烦恼”“西红市首富”等多种口味的咖啡饮品。沿着旁边的小门往里走,里面别有洞天,三面观众区包围着理发店风格的舞台,“托尼老师”正为前来体验的观众洗剪吹。

正月初三下午两点半,随着聚光灯亮起,观众在不知不觉间被卷入一场“凶杀案”。两位糊涂侦探走进理发店,试图找出真凶,观众也化身目击证人,协助侦探一起抽丝剥茧,还原案件经过。

《疯狂理发店》是开心麻花推出的沉浸式喜剧,演员与观众的强互动性让整场演出如同一场大型剧本杀。店长蒋东昕透露,这部剧筹备多年,在北京选址时考察过许多商圈,“相比传统剧场,我们希望能走近更多年轻人,并与商业空间相结合。”

伴随城市更新,2023年,由昆泰商城改造而成的THE BOX朝外亮相,这个“潮盒”打破了人们对商场的传统印象,弱化零售业态占比,将商场打造为文化活动丰富的商业体。在固定商户之外,商场以“策展型零售”理念,留出了近三成公共空间,用来布置展览和开展活动。

去年9月以来,《疯狂理发店》已在这里上演百余场,平均上座率达75%。“我刚来北京工作,太喜欢北京的文化氛围了!”观众樱樱告诉记者,开在商场里的沉浸式剧场令她大开眼界,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更近,身临其境的观演体验也更能俘获年轻人的心。

走出剧场,意犹未尽的观众在“潮盒”里继续游逛。“理发店”隔壁就是茑屋北京首店,这里书卷气和咖啡香环绕,还经常举办新书分享会。隔壁的THE BOX朝外A馆则是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今起,元气森林Livehouse(音乐展演空间)将恢复正常演出,人均一二百元就能尽情听一场演唱会。

元气森林Livehouse店长朱先生坦言,公司对Livehouse场地要求较高,“层高要在10米以上,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这样的物业在北京是稀缺资源。”开业一年多以来,这家Livehouse平均每晚超千人进场,最晚营业到凌晨4点,成为夜间娱乐消费的新地标。

曾经,商场和演出场所是几乎没有交集的两种消费空间。而如今,进商场看演出一点不违和。五棵松万达广场改造后引入爱乐汇艺术空间,大麦旗下首个演艺新空间进驻隆福大厦,王府井银泰大厦的吉祥大戏院以“空中戏院”形式回归……北京多家商场在转型中主动拥抱演出业态,满足消费者的文化生活需求。

2024年12月26日,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公布了首批25家北京市级演艺新空间名单,包括繁星戏剧村、南阳共享际、南锣剧场、颜料会馆等。这些空间强调沉浸式和参与感,在今年元旦和春节期间为观众呈现了500余场演出及活动。

“演艺新空间在表演形式上突破镜框式的舞台空间局限,在经营模式上融合多元消费场景,正逐渐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秘书长贾新辉说。(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