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晚上回家,找充电桩费劲,电车车位都被油车给占了,电车只能在路边充电,你说着急不着急啊?”
“我摇到新能源电车牌照,本来挺高兴的,但是周边没有停车位,每天找车位很闹心,能找到停车位就跟中奖似的”
“这里充电有点贵,要想省点钱的话,我就得打开地图找附近1.8公里外的充电桩”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遍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足、充电费用高以及车位经常被燃油车挤占等问题,给辖区居民造成一定困扰。针对这一问题,燕山地区星城街道坚持有解思维,迅速响应,通过“接诉即办”高位推动,有效破解难题。
发现问题
星城街道辖区内均是公共停车位,因此新能源汽车充电产生了若干问题。今年以来,星城街道共接到20余件12345接诉即办工单反映新能源汽车充电相关问题,街道主管领导在包里包居“敲门入户”过程中也了解到居民对于新能源汽车在辖区充电困难、费用高等实际情况,另外在平时的巡查过程中还发现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的现象也不少,这给居民造成一定困扰。
党建引领
星城街道“接诉即办”聚焦“七有”“五性”需求,通过党建引领,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街道运用“1+2+N”的工作模式,坚持有解思维,通过派单、包里包居入户见面等方式第一时间了解居民诉求,由主管领导亲自抓,街道责任科室和社区协同发力,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商会解决选址、接电和车位占用等难点问题,协调“吹哨”职能部门进行会商研判、现场调研,精准地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
经前期初步研究,星城街道计划新建5处相对集中且有一定规模数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停车点位,争取一次性解决居民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但经过深入调研、商讨后发现,给充电桩接电成了最困难的事。由于星城属于老旧小区,现有的配电设施及用电容量不足以支撑大容量的集中充电桩运行,原有的建设计划因此实施不了,于是街道与物业充分沟通,针对接电点位广泛选择、精准研判,确保不产生用电安全隐患。最终,在相关单位的努力和支持下,街道新建了6个新能源电车充电车位,且充电费用低于周边充电桩的充电费用,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迈出了第一步。
为了确保新建充电车位的合理使用,防止被燃油车占用,街道广泛调研并与第三方公司反复沟通商讨,尝试给新建充电车位安装智能地锁,通过在充电桩旁边安装摄像头,和地锁开关进行联动,平时地锁是升起锁着的状态,一旦摄像头拍摄到有新能源汽车要进入车位充电,地锁会自动落下,通过此项技术解决了车位被占用的困扰。接下来,待辖区供电条件允许后,星城街道将批量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为居民提供更便捷、实惠的充电服务,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向前一步,推进“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星城街道的成功实践展示了“接诉即办”不仅是问题的解决,更是思维的创新。在“有解思维”的引领下,面对困难和问题,攻坚克难,极致挖潜,在“破题”“解题”的具体实践中,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基层治理的一次创新尝试。未来,“接诉即办”依然是街道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比起“接诉即办”,更重要的是变被动“接诉”为主动“问诉”,推动辖区基层治理由“接诉即办” “未诉先办”向“不诉自办”转化。为此,街道还将充分运用“七彩星”基层治理矛盾调解中心和“普法驿站”,狠抓源头防控、纠纷化解,构建起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为谱写“幸福、善治、精致、共享、智慧”星城建设,推进“六大房山”建设和活力、美丽、幸福新燕山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