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区里大事小情都有人管,河道干干净净,老人孩子有人照顾,住得越来越舒心!”说起羊一社区的变化,居民们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东风街道工委以“新”暖东风党建品牌建设为契机,优化调整网格设置,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定事项,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质效。羊一社区党委通过梳理网格事项、确定岗位职责、实施精准服务,实现了辖区人地事物全覆盖、网格难点堵点全响应、服务居民群众全天候的“三全”网格治理新格局,让精细化服务直抵居民身边。
织密网格 “侧重管人”到“全域覆盖”的治理升级
“以前河边偶尔有垃圾,现在天天有人巡、随时有人清,路过都觉得敞亮!”居民口中的变化,源于羊一社区网格治理体系的“扩容升级”。
作为拥有25栋居民楼、3062名常住人口的社区,羊一社区打破传统网格“重楼区、轻全域”的局限,将辖区河、路、管线等城市部件全部纳入管理,把原有6个网格调整为8个,构建起“7个人网格+1个河道网格”的“7+1”网格服务体系。人网格聚焦居民生活服务,绘制包含驻区单位、公厕、垃圾站等要素的网格地图,让服务“一图清”。河道网格则由优秀支部书记牵头,网格员每天坚持“一日三弯”的巡查模式,做到发现白色垃圾随时清、不文明行为随时劝、问题隐患随时报。在今年冬春防火季期间,羊一社区网格员持续140天不间断值守,累计劝阻祭祀用火行为30余起、危险涉水活动15人次,并清理沿岸违规开垦地块2处。
从“管人”到“管事”,从居民楼到河道,这张“全域网”兜住了社区大小事,真正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精准服务 “需求清单”到“幸福账单”的暖心转变
“老人行动不便,网格员上门送菜送药,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双职工李女士的感慨,道出羊一社区“靶向服务”的温度。
“一老一小”是社区治理的重点,也是民生服务的难点。羊一社区网格服务聚焦“小小孩”和“老老人”群体,密切关注其需求。更新完善20余户“小小孩”家庭台账,协调辖区小天使幼儿园、羊耳峪小学等学校开展送课进社区活动。细分“老老人”家庭情况,网格员为4名重病、重残老人提供“一键呼”上门服务,及时解决买菜、用药等难题,同时联合德润十方社工事务所提供保洁、上门诊疗等定制服务。
针对老旧小区管线老化难题,社区按网格梳理产权单位与物业责任,定期疏通105个单元下水井,突发堵塞启动“网格吹哨、多方报到”机制,今年居民对上下水问题的投诉同比下降65%。同时,社区依托“网格+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老工友”网格志愿服务队和社区熟人社会优势,收集居民需求,修建了乒乓球场及300平米休闲小广场,让昔日“金角银边”变身为活力十足的居民休闲乐园。
凝聚合力 “一时服务”到“常态陪伴”的长效答卷
“书记来了我就踏实!”81岁独居老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对羊一社区网格员的信任。此前,老人因卫生间维修费用犯难,第五网格党支部书记杜维臣上门协调后,虽然费用未变,老人却爽快应允——这份信任,源于杜维臣多年来的付出。杜维臣20余年服务居民,无论是维修协调还是生活琐事,随叫随到,从不推辞,他还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累计提出建议千余条,有效推动了东岭郊野公园、社区教培中心旁公厕等多个民生项目落地,切实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在他的感召下,组建了“杜维臣党员义工服务队”,15名队员活跃在网格一线。今年以来,服务队已累计为居民提供代买代办、修门换窗等贴心服务240余件次,将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持续提升着“有温度的燕山”服务水平。
此外,为壮大队伍力量,社区党委积极吸纳社区年轻人、新就业群体、新转入党员及新发展党员等新鲜血液,充分发挥党员服务队“传帮带”作用。目前,一支105人的网格志愿者队伍已建立起来,“志愿红”正日益成为网格治理的坚实助力。
从“一时服务”到“常态陪伴”,党员先锋与“志愿红”用行动证明:羊一社区的暖心服务,随时在线!
如今的羊一社区,网格作为治理的“神经末梢”,党员担当服务“先锋力量”,居民需求在网格内响应、矛盾在网格中化解。从防火防汛到老人送餐,从设施改造到邻里互助,羊一社区正以网格化治理的“精度”,提升着居民幸福的“温度”,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生动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