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汛期,咱这平房地势低,往年一遇大雨就容易积水,赶紧收拾点贵重物品,能去亲戚家的先去投个靠,能转移的赶紧转移,安全第一啊!”

清晨,沙哑但有力的声音再次响起,说话的正是房山区城关街道城东社区老党员、居民代表张宗银。在城东社区防汛队伍里,70岁的老党员张宗银始终是最醒目的一个。

7月27日,房山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28日,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一场接一场的大雨打破了城东社区体育场平房区往日的宁静。城关街道城东社区体育场平房区因地势低洼,一直是社区防汛工作的重点区域。入汛以来,看着居民群和天气预报里接连不断的暴雨预警,张宗银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作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住户,他比谁都清楚这片区域的“软肋”,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更明白关键时刻自己该站在哪里。

白日步履不停 他穿梭街巷敲遍“百家门”

从防汛工作启动开始,张宗银就主动加入了社区防汛队伍。白天,他跟着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宣传防汛知识,劝说大家提前做好转移准备。“挂在外面的东西尽快收到屋子里,别被风吹下去。”“收拾收拾,不行就去儿子家住两天,等雨停了再回来。”面对部分居民“住惯了”“没事”的侥幸心理,他总是耐心解释,用往年的防汛经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一趟趟下来,嗓子也喊得发哑,但沙哑的嗓音混着风声,却成了让居民安心的声音。

雨夜逆行守险 他蹚水清淤疏通“安心路”

夜幕降临,暴雨如期而至。张宗银知道一些老住户没有其他转移点,主动选择留下来,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驻守在平房区的临时值班室里。深夜,雨更急了,张宗银的脚步依旧不停。他和包社区干部及社区党委书记穆红梅一起,拿着手电筒检查平房区水情情况,查看排水口和院里积水。在发现排水口被落叶杂物堵死后,他二话不说蹲下身开始清理。冰冷的雨水打湿了衣服,他却笑着说:“这点凉算啥?咱党员就得站在水最深的地方。”

就这样,张宗银和社区工作人员在暴雨中坚守了整整一夜。他们一次次排查隐患,一次次疏通排水,一次次安抚居民情绪。直到29日上午,雨势渐小,看着平房区没有出现大面积积水,居民们都平安无事,张宗银才露出了安心的笑容。“老张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提起张宗银,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而他只是朴实地说:“我是居民代表又是党员,这都是我该做的,只要大家平平安安,再累也值!”

风雨中逆行、积水中跋涉、黑夜中坚守……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张宗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使命担当与赤诚初心。张宗银的故事,是城关这场“防汛战役”无数暖心片段的缩影。连日来,街道干部坚守一线,党员群众主动请缨,以行动和坚守在辖区筑起了一道道最坚实的“防汛堤坝”。

感谢每一位如张宗银一样默默付出的平凡英雄。下一步,城关街道将带着这份“风雨同济”的温暖,持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和天气变化,压实防汛工作责任,下好防汛“先手棋”,打好防汛“主动仗”,全力以赴保障广大群众顺利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