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
2025年8月14日上午,清脆的法槌声在房山区长阳公园展示馆内响起。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长沟人民法庭(环境资源法庭)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的庭审现场搬到了公园。
巡回审判现场
被告人高某在某市场出售国家保护野生鸟类时被民警查获。民警缴获高某车内待售的国家保护野生鸟类34只,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喉歌鸲、蓝喉歌鸲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黄雀。经核实,涉案红喉歌鸲、蓝喉歌鸲价值共计3万元。
被告人高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自愿认罪认罚,法院当庭宣判。被告人高某因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房山区园林绿化局执法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房山区智汇雅苑小区社区居民等20余人旁听了此次庭审。
野生鸟类保护法治课
庭审结束后,一场“野生鸟类保护法治课”在公园内开讲。长沟人民法庭(环境资源法庭)法官刘婷婷从身边常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发,详细讲述了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及出售野生鸟类的法律后果,提醒广大群众增强鸟类保护意识。
活动最后,“房山好邻居”环保志愿服务队在公园内通过展板、宣传册等方式,介绍了房山区重点的野生动物种类,并提醒群众增强法治意识,防止误踏法律“雷区”。
“过去总觉得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珍贵、濒危野生鸟类。”
“这种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的方式真好!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要保护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
此次活动是“房山好邻居”环保志愿服务队在吸纳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后,借助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创新宣传模式,拓展老百姓身边的法治公共空间的有益尝试。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