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至,夏未央。在房山,法治课堂、非遗课堂、手工课堂等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活动持续上新,它们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让文明的温度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岩石课堂:岩间少年 述说天地
这个假期,一批批对岩石满怀好奇、对地质科学饱含热忱的少年,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房山地博馆,开启探索地质奥秘的奇妙旅程。
这里是2025年房山地博馆“小小讲解员暑期志愿者培训班”现场。怀揣梦想的少年们在“求知+实践”的双向奔赴中,沉浸式叩开房山地博的奇妙之门。
培训以“素养奠基、实践赋能”为理念,串联礼仪规范与地质知识,将课堂搬进展厅。孩子们亲手触摸岩石纹理,解码地球演化的密码
在“化身地质达人、讲述地球故事”的奇妙旅程中,少年们在科普沃土中扎根成长。
非遗课堂:传非遗技艺 享非遗之韵
在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80余名青少年走进非遗课堂,与区内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度相遇。沉浸式的体验,从指尖触碰的温度悄然开启。
风车制作教室里,孩子们接过传承人递来的刻刀,在木杆上雕琢第一缕纹路,于实践中体会“慢工出细活”的真谛。
更动人的是与传承人的对话。他们或许不善言辞,演示时眼中却闪烁着热爱的光芒,用巧手诠释着技艺的传承与坚守。年轻的竹编传承人还教会孩子们,如何为古老手艺融入“现代灵感”。
本期非遗体验课涵盖陈式太极拳、风车制作、泥塑及竹编四个项目。传承人通过“理论讲解+实操示范+互动指导”,让小学员们初步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基本动作,完成了风车、泥塑和竹编手工作品,收获颇丰。
2025年青少年暑期非遗特色体验课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起非遗传承人与大众的交流桥梁,更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未来,区文化活动中心将继续深耕非遗文化传播,推出更多元的体验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在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法治课堂:文化同行 安全相伴
“您知道如何选择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吗?”在苏庄三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教育消费普法课正在进行,居民们聚精会神听讲,不时互动提问。
区文旅局行业管理科的马老师围绕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运营关键环节、纠纷解决路径等七大核心内容,进行全面深入解读。
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与家长们积极参与,在轻松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以前选机构只看价格,今天才知道有这么多细节要考察。”一位带女儿参加活动的妈妈感慨,“这次活动让我学会了‘选择’,太有收获了!”
此次宣传活动既提升了政策知晓度,又搭建了政企民交流平台,将抽象条文转化为家长易懂易操作的消费指南。未来,苏庄三里社区将持续深化“法治+民生”模式,开展精准普法,为构建和谐教育消费生态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