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年份,新学期的晨光刚洒进校园,一堂带着烽火温度的“开学第一课”便在四〇一学校拉开帷幕。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讲解员们,以《平西烽火 颂英雄赞歌》为主题,把厚重的抗战历史化作生动的红色教材,为同学们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

活动现场,讲解员循着“九一八事变”的烽火轨迹,缓缓展开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长卷。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唯有鲜活的语言、泛黄的历史老照片,以及文物背后藏着的热血故事——赵一曼信笺里对儿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的牵挂叮咛,杨靖宇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国既不国,家何能存”的铮铮誓言,平西本地英雄晋耀臣留给妻女“待山河光复,再归故里”的缱绻家书……每一个故事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让“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家国情怀、“捐躯赴国难”的赤胆忠诚,直直撞进同学们的心里。

会场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页的轻响,师生们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讲解员的身影。当讲到革命先烈们为了“大家”舍弃“小家”,哪怕牺牲生命也绝不后退时,不少师生的眼眶悄悄泛红,有的同学悄悄攥紧了拳头——那些曾印在历史课本上的名字,不再是遥远的符号;那些定格在文字里的故事,此刻化作了直击心灵的力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这堂“走出基地进校园”的特殊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伟大抗战精神进校园的生动实践,更搭建起“红色资源”与“时代新人”对话的桥梁。它把党的历史宣传融入鲜活的英雄叙事,既是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发挥抗战纪念馆育人功能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馆校合作、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创新探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沉睡的烽火故事变成了鲜活的精神养分,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指引他们带着爱国情怀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