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房山区西潞街道温馨家园“好邻居”职康文创系列活动再添新意——“指尖上的非遗密码”面塑第6课欢乐开讲。北京静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潘静老师带来全新创作方向,将非遗面塑与日常出行场景结合,推出醒狮车挂设计,让非遗之美随车行、伴日常,为职康学员们开启非遗创新实践新体验。

活动现场,潘静老师展示的醒狮车挂样品一亮相便收获学员们阵阵惊叹。不同于此前的立体摆件、镜框装饰画,此次的醒狮狮头采用圆滚滚的憨态造型,眉眼弯弯自带萌感,搭配色彩鲜艳的流苏,晃动间灵韵十足,既保留传统吉祥寓意,又兼具车载装饰的实用性。这一创新设计,让非遗面塑彻底走出陈列柜,融入日常生活的高频场景。
考虑到职康学员的操作特点,潘静老师将制作流程拆解为“揉泥塑形→五官刻画→色彩搭配→流苏组装”四步,每一个环节都提供针对性指导。揉泥时强调力度均匀,确保狮头紧实不易变形;刻画五官时用小工具辅助勾勒,还提前备好配色彩泥,降低创作难度;组装流苏环节更是手把手协助,确保学员能顺利将流苏穿过狮头预留孔,既固定牢固又不影响自然摆动。细致入微的教学,让每位学员都能跟上节奏、大胆创作。

学员们带着浓厚兴趣投入创作,桌上的彩泥在指尖翻飞流转。有人专注打磨狮头轮廓,力求圆润饱满;有人精心搭配色彩,红色配金色尽显喜庆,黄绿撞色活泼亮眼;遇到流苏固定不稳、五官不对称等问题时,大家主动向老师请教、与同伴交流经验。经过一番精心雕琢,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醒狮车挂陆续完工,圆滚滚的造型搭配飘动的流苏,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学员们的巧思与热爱。学员们捧着自己的成果相互展示,脸上满是藏不住的成就感与喜悦。
“把醒狮设计成车挂,就是想让非遗面塑更贴近生活、更有用,让学员们感受到非遗与日常的紧密联结。”职康文创面塑课堂始终以“传承非遗+赋能成长”为核心,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创新。未来,将推出更多适配生活场景的文创作品,让职康学员在指尖创作中提升技能、收获自信,让非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绽放别样光彩。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