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相关办理事项,都要去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现在不用出小区,在社区就能咨询,需要准备的材料、办理流程工作人员都介绍得很仔细,真不错。”12月19日,家住海淀区清河街道燕语清园小区的居民王女士在毛纺东路社区服务站咨询完要办理的业务后,满意地说道。今年,海淀区清河街道持续推进辖区内29个社区的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截至今年12月,街道29个社区政务服务站均实现了规范化的服务标准,按照要求打造出一体化的服务运行模式。

清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文思君表示:“街道各社区窗口的政务服务质量,是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七有’‘五性’保障体现。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完成相关基本事务的办理。清河街道高度重视基层政务服务窗口的建设工作,成立‘社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督导’工作专班,不断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通过亮身份、亮标识、亮服务,让群众感知到基层窗口办事功能的延伸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成立专班开展专项业务培训

在清河街道成立“社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督导”工作专班后,专班负责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富军就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29个社区,详细了解各社区政务服务站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召开清河街道社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业务培训会。

会上,清河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业务骨干为参会工作人员系统讲解了综合窗口业务系统操作方法、步骤、业务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会议要求各社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意识到政务服务对方便群众办事的重要意义,按照要求对照检查要点认真梳理,做到查漏补缺;要加强业务学习,明确职责分工,对照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制度汇编和达标标准,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增强服务意识,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在帮办代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方面做出实效;要加强总结提升,各社区要及时沟通、交流社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相关信息,定期将工作进展、创新亮点、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等情况进行总结和交流,做到同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清河街道29个社区同向发力,一方面落实责任,明确窗口的提升、改造目标,按照社区政务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明确服务内容,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服务标准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领导,加强窗口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环境的标准化、舒适度和便捷性。

服务内容从28项扩展至45项

毛纺东路社区是一个新成立的社区,目前包含3个小区,有居民3825人。“我们在社区政务服务站的改造工作上,以‘服务规范’为标准,让工作站从服务的第一天起就以统一标准、统一事项、统一流程去面对所有居民。”刘富军介绍。

为持续提升社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依据北京市社区(村)政务服务站点工作标准,清河街道为辖区29个社区统一制作了政务服务标识标志,并将服务规范、服务理念、服务事项、服务人员信息、咨询电话、投诉电话等在社区突出位置进行公示,促使各社区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服务框架。

“在北京市要求的28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基础上,清河街道还结合‘退役军人事务’和‘住房保障’等事项已经延伸至社区办理的工作实际,将退役军人事务和住房保障的17项服务事项一并延伸至社区办理,从而使延伸至社区的政务服务事项达到45项,满足了办事群众足不出社区就能‘办成事,办好事’的服务需求。”刘富军介绍。

“我是来咨询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的,一进门就看到工作站里焕然一新,不仅宽敞明亮,服务标识清晰,还配备了饮水机,服务越来越贴心了。”家住安宁里社区的居民刘女士欣喜地表示。

与此同时,各社区统一实行综合窗口服务模式,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依托综合窗口受理平台开展业务办理,统一政务服务事项运行管理制度,统一办事流程,推进“一网通办”系统。为减少办事群众的跑腿次数,在帮办代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方面做出了实效。

文思君表示:“社区政务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是我们提高窗口服务水平的第一步。接下来,清河街道将继续向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学习先进经验,让社区政务服务向‘最多跑一次’的方式发展和努力。同时清河街道将充分发挥地区高科技企业的优势,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窗口工作人员办事水平,提升办事的效率和效果,更让群众的满意度‘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