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亘古巨制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在海淀区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据了解,此次典籍展联合国内8家图书馆、博物馆,粹选传世善本与出土文献,包括甲骨、简牍、石刻、善本等多种类型,植根中华文脉,聚焦典籍深刻内涵,同时展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项目成果。“这个典籍展时值我们建馆115周年,共有54种75册件重要的古籍类相关的产品进行展出。”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介绍。

展览共分为“民族元典”“轴心时代”“中华一统”“交流互鉴”“文化高峰”五个单元。展览第一单元“民族元典”从“五经”出发,展示《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民族元典的气势磅礴、思想深刻,再到经后世学者不断扩充形成的“十三经”,揭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第二单元“轴心时代”立体呈现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首个盛世——百家争鸣时代,有志之士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思想并积极进行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激烈的交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伟大的思想超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第三单元“中华一统”梳理了“大一统”概念的提出、深入阐释和扩充,并通过史书、舆图、地理文献等多种类型典籍阐述了政治制度、法理法令、地理空间,乃至文化教育的统一是“大一统”观念经久不衰、日久弥新的坚实基础,揭示“大一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文化纽带,也是中华儿女情感深处的共同追求与价值认同。第四单元“交流互鉴”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外文化交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与兼收并蓄。第五单元“文化高峰”通过展示中华民族在数学、艺术、科技等不同领域创新进取、不断探索的智慧结晶,以及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承载着文人墨客风雅逸趣和精神追求的文学作品,串联起磅礴生长的中华文脉,全面呈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全方位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使观展过程更具趣味性,展厅内设置了多种形式的多媒体互动展项,引领观众利用新技术走进典籍的世界。“这次展览我们增加了古籍解读的内容,在展厅里设置了很多拓展阅读的二维码,让观众可以扫码阅读,通过这种尝试,我们希望更好地对古籍的内容进行解读,让观众更加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顾恒说。此外,展厅还设有长条特型触摸屏舆图互动区,配合展品进行内容拓展展示;百部经典古今对话区,以时间线为检索方式,对百部经典内容进行展示;展柜互动透明屏可感应观众在指定点位位置自动展示《楚辞》内容,触摸屏幕还可了解更多展品信息,为观众创造独特的阅读互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