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百余幅以海淀区三山五园文物古迹建筑文物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在颐和园东堤与游客见面。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生动再现了三山五园的辉煌历史,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感受多姿多彩三山五园的精彩瞬间。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宣教科副科长吉敏介绍:“三山五园文化遗存摄影展于10月11日到11月11日在颐和园的东堤展出。此次摄影展集中展示了以三山五园为主的摄影作品有百余幅。颐和园作为三山五园的代表,此次承办这项展览,是希望游客们来到颐和园游览的同时,能欣赏到自然的风光,同时也能看到颐和园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美景图片,激发游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次展览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平行展,选取颐和园为展览场地,旨在让观众和游客在漫步于颐和园园林之间的同时,感受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与感情,穿梭于古典园林的历史与现实。展览以三山五园为创作主体,其中以颐和园为主要拍摄对象,将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以及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以及北京城市建设和地标建筑结合,借助摄影艺术将不断发展的首都新面貌展现给观众,让观众从单向的观看,发展为身临其境的探索,升华到历史与时空的对话,感受三山五园蓬勃发展的新活力。
开展当天正值传统重阳佳节,来自海淀区摄影家协会的摄影艺术家在现场为中老年游客及爱好者讲授摄影技巧,并带领游客赏析摄影展图片。
海淀区摄影家协会讲师团成员马胜利介绍:“展出的92幅作品,都是由我们海淀区摄影家协会的成员们经过辛勤的付出,拍摄出来的精彩瞬间。活动中,我带着海淀区摄影爱好者们,一起看一看,聊一聊,介绍一下这些作品是如何‘出炉’的。”
据介绍,近年来颐和园着力发展“一老一小”服务,针对青少年推出多种与校本课程结合的科普研学活动,承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教育责任。同时,颐和园积极拓展“银龄服务”,提升完善园内适老设施,增加无障碍坡道、安全扶手等,提高适老服务能力,从公园基础服务上构筑良好的适老环境。未来颐和园还将积极探索“银龄”系列活动,在做好老年人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为老年人发挥“银发力量”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