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一场以“无障碍无边界”为主题的路演在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大厦格物社区隆重举行。路演现场,残障群体养宠物辅助系统、辅具导购一站式平台、视障人士乘坐非无障碍电梯解决方案、残障新生入学指南、AAC辅助沟通工具等多个聚焦残障群体日常出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创意项目得到广泛关注,为社会的多样性创新注入活力。
“我们今天的路演项目是想为残障人士搭建一个集购买、咨询、售后于一体的线上辅具导购平台。”现场一组路演设计者介绍起她们团队立项的初衷,是源于无障碍领域方面的公共信息平台不多,残障群体想要获取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为此,她们想要设计出一个“要啥有啥”的平台,残障群体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取各种相关资讯,减少残障人士获取信息的壁垒。
路演现场氛围热烈,各小组负责人围绕自己的创意设计,轮流通过虚拟演示、模型制作、设计图示等方式与专家评委互动交流。优秀提案包括AAC辅助沟通工具、残障群体养宠物辅助系统、辅具导购一站式平台、残障辅助洗浴椅、视障人士乘坐非无障碍电梯解决方案、残障新生入学指南等。现场评审团由无障碍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及残障人士组成,评选出金奖、银奖、优胜组等多个奖项,并特别颁发了“最佳辅具设计奖”。
据介绍,“无障碍青年伙伴计划——创新训练营”是由区属国企北京海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新智能”)所运营的格物社区,联合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海淀残联共同发起,自8月29日发起招募,共有85个人通过初选报名参加,其中54个人有肢体、听障、视障、情绪障碍、语言障碍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障。
为了确保创新设计更有适用性,“无障碍青年伙伴计划——创新训练营”把所有成员分为7至9人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包含残障和非残障成员。期间训练营邀请了多位无障碍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创业代表分享了自己在无障碍领域的经验,内容涵盖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国内外成功案例、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等,辅助各组成员持续完善设计方案。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和沉淀,来自视障、听障、肢体障碍等不同障别的设计师和梦想家亲临格物社区,分享了他们在无障碍沟通、出行、就业、学习、购物、娱乐等领域的创新设计,探索技术与人文如何交织出未来的无障碍生活。
“过去许多产品均由健全人设计,缺乏残障群体的视角,导致产品可能对一部分人形成排斥。此次路演是一次尝试,我们鼓励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来到格物社区,通过自身独特的经验和视角,让残障伙伴自由设计自己想要的产品。”海新智能副总经理、格物社区负责人张旻玥表示,此次“无障碍青年伙伴计划——创新训练营”是格物社区联合各界在无障碍领域的尝试,也是“让所有人都能创造产品”理念的一次具体实践。后续,针对此次路演相对成熟的项目,格物社区也会积极推进创意项目落地生根。
据介绍,格物社区成立于今年8月,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支持海新智能组织,是一个以未来场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加速器,也是面向海内外公众开放的共创生态系统。在格物社区这一共创空间的建设规划中,开发者可能获得来自开源平台、软件、硬件、算法和产品设计、供应链各方面的支持,通过持续降低产品开发的门槛,让创意的种子能在现实中自由落地生长。
“无障碍青年伙伴计划——创新训练营”是格物社区联合各界在无障碍领域的初步尝试。张旻玥表示,格物社区接下来将继续推动无障碍设计和社会融合的发展,借助技术与人文相互交织的力量,助力社会各界共同迈向一个真正“无障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