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以“文化润疆”为前提,依托“三交政策——交流、交往、交融”的研学活动,在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展开。此次活动迎来了北京海淀红英小学的30名师生,他们与和田的师生们共同度过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时光。
活动伊始,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和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的师生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合唱社团的孩子一首《祖国有我》,诠释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红英小学的学生们用一支精彩的舞蹈《舞动京和》为新疆的孩子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两校领导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双方就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共同分享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宝贵经验。通过此次座谈,两校领导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教师边玉函说:“这次来到和田,我深感震撼。这里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尊重,让我深受感动。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能够为他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启发,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教师杨琴说:“红英小学的老师们专业素养高,教学方法新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两地教育的发展。”
此次研学活动的重头戏,是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教师冯叶茂带来的道法学科展示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在这堂生动的思政课上,两校的学生代表齐聚学术报告厅,共同聆听冯老师的精彩讲解。他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开启了这堂精彩的课程,幽默风趣的语言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激发了同学们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学们,你们知道作为一名公民,有哪些责任和义务吗?”冯老师的问题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踊跃发言。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展现了京和两地孩子在学习上的交融与共进。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学生徐熹然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这是我第一次跟新疆小朋友一起上课,非常地激动。听老师介绍这个学校非常好,而且我见到这里的教室和操场都非常大,我也很开心能与新疆的小朋友们同上一堂课。”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学生再比热·穆太力普也表示,红英小学的同学们知识渊博,思维活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与他们交流,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我期待未来我们能一起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
此外,活动中还穿插了精彩的舞蹈展示、参观校园等环节,让两校的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红英小学的同学们还走进了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的班级,与同学们一起听课、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那一句句真诚的交流,都在诉说着京和两地孩子之间纯真的友谊。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的援疆校长焦会泳欣慰地说:“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秉承着‘温暖心灵照亮未来’的办学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今天的研学活动,让两地孩子们深入地沟通与交流,感受不同地域文化,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受祖国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