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海淀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创新校地合作共建方式,引导学生进社区开展劳动教育、志愿活动、社区服务,通过校地“双向赋能”,加强学生思想淬炼和实践锻炼,推动广大青年学子把热情投入在基层、把价值体现在基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期,花园路街道各社区开展了天文科普、卫生宣讲、法制教育、艺术培训、座谈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海·青”社区服务行动项目,目前共开展项目71项,参与学生1235人。

《“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是由2023年版海淀区与清华大学的《“海·清”社区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展深化而来。2024年,升级为以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为牵引,以五大理念为核心的行动服务计划,致力于构建高校与社区间的创新伙伴关系,将海淀区的科技、文化和社会资源与地区高校的学术和人才资源相结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推进校地合作在社区治理领域开启新篇章。

花园路街道依托地区丰富的科技、文化、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打造大学与社区新型伙伴关系,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大医学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等十余所高校,动员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及社区服务,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引领作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也为社区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动能、新优势。?

今后,花园路街道将结合居民服务需求与学生劳动教育要求,持续开展《“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为促进基层治理理论与社区实际工作深度融合搭建桥梁,帮助学生们走进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助力社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实现校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