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消防救援局携手北京市消防志愿者服务总队,共同为海淀区首支“小学消防志愿先锋队”带来“新春消防安全课”。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的30余名“小小消防志愿者”走进清河消防救援站,近距离、沉浸式共探消防站、共学消防课。

活动开始,消防站分队长骆松和消防员刘鹏分别讲解了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中常用的消防器材及防护装备。讲到“5+1”消防车时,消防志愿先锋队队员们最感兴趣。“消防车好像一只巨龙!”六(2)班的蒋牧舟说。“原来消防装备还分很多类,不仅有水带、水枪等灭火工具,还有用于救援的破拆类工具,以及防御类的装备。”六(4)班的焦思颖说。在讲到气体检测仪时,学生们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气体的危险性问题难住,他们纷纷表示,消防员除了体能和消防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化学知识。

在烟雾逃生环节,学生们排成一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模拟火灾现场。由于环境黑暗、视线受阻,逃生帐篷里传出阵阵惊呼。五(2)班的段子澈出来后说:“刚刚在黑暗的充气房间里,即便有手电照明,寻找出口还被弄得晕头转向,如果真正起了火,该多危险啊!”随后,站长助理商琨鹏带学生们尝试了水带保龄球。一开始,大家都说:“好难让水带走直线。”掌握了一定技巧后,学生们轻松漂亮地击中了水瓶,在实践中体察到了“熟能生巧”的力量。接着,消防员们带大家体验了穿战斗服,这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当讲到一套完整的救火装备重达50斤时,学生们都不由得睁大了眼睛,深刻感受到了消防员叔叔在训练和救援中的不易。

体验活动结束后,北京市消防志愿者服务总队的消防志愿者在“红门影院”为学生们授课,讲解消防志愿者和普通志愿者的区别,以及做一名“消防志愿者”的意义。

据悉,自2024年11月海淀区第一支“小学消防志愿先锋队”正式成立至今,已有队员40余名,累积开展志愿服务时长37小时,年龄最大12岁,最小7岁。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在校园内查找并消除安全隐患,走进周边建材城联合社区开展知识宣讲,为居民讲解“三清三关”等消防安全知识,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消防志愿精神,传递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副校长魏波表示:“消防部门与学校师生一同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消防志愿服务,是对学生最好的安全教育。”

接下来,海淀区消防救援局将立足第一支“小学消防志愿先锋队”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创新,持续推动海淀区小学消防志愿队伍建设,实现消防志愿阵地、队伍、活动深度融合,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消防安全理念,切实提升校园及家庭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