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个公厕没有适老化扶手,我们发现后跟社区反馈,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方便了所有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日前,在北京老年“啄木鸟”志愿监督队海淀区石油大院社区前哨站揭牌仪式上,北京老年“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石油大院分队的米大姐笑着说,“从今天开始,社区给我们‘啄木鸟’志愿监督队安‘家’了。”

“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石油大院分队现有志愿者15人,平均年龄六十余岁。自去年4月成立以来,“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石油大院分队通过一个个接地气、有针对性的意见解决了8件民生事项,涉及小区公共卫生间扶手、休息座椅的靠背扶手、社区各出入口无障碍坡道等。

感同身受“啄”问题

“看看,我们小区这些座椅,都是新增的,就是为了方便小区老人买菜回来能有地儿歇歇脚。”家住石油大院社区的周健奶奶是“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石油大院分队的志愿者,退休前在石油物资公司工作,是社区里的“热心肠”,退休后自愿加入了社区志愿监督队,继续为小区的发展“献计出力”。

每天早上周奶奶在小区遛弯的时候发现很多同龄人喜欢早起去买菜,回家路上总是提着大包小包的菜品。

长时间的步行总会让老人们腿脚感到酸痛,可小区又没有足够多的歇脚地,所以老人们回家路上总是走走停停,有些吃力。

“小区是不是可以增加适合老人休息的座椅?”和老人们聊天后,周奶奶有了初步的想法,她便和“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的其他队员们一起向社区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参与商量探讨了增加座椅的点位和数量,在商量讨论中建议根据老年人坐下去容易起身难的问题给座椅配上适老化扶手,方便老人。

“现在买菜回来,大家进了小区可以一边歇脚一边聊天,多好。”周奶奶坐在社区新增加的座椅上,开心地说道,“啄木鸟”志愿监督队到处“找茬”也是希望社区越来越好,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还有小区老人智能打车的事,也是我们反馈的。”采访中,周奶奶骄傲地又分享了一件事,“以前我们打车只要在路边招招手就能打到车,现在都是网络打车,我们老年人多数又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有急事出门打车太不方便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周奶奶和队友们立即收集了老人们的诉求并及时反馈给了社区,社区得知老人们的需求后,第一时间与相关企业进行联系,在楼栋之间设置了多个助老打车站。

说着,周奶奶来到楼栋之间的助老打车站演示了起来。“你看,现在只需要微信扫一扫助老打车站的二维码,再点击屏幕上出现的大按钮,就能立即打到车,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很方便。”周奶奶笑着说。

“社区像周奶奶这样热心的人很多,他们虽然都是退休老人,但热情高涨,都是‘退而不休’。”学院路街道石油大院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腾宇介绍,“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石油大院分队志愿者平时还积极参加文明劝导队值班、垃圾分类桶站值班、节假日值班、助老服务值班等多项工作。

“北京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中不能缺少老年朋友的直接参与,‘啄木鸟’志愿监督队就是这样一支由活力老人组成的公益队伍。”北京市老龄协会协调督查处处长袁刚介绍,北京“啄木鸟”老年志愿监督队分布在北京16个区,活跃在社区、公园、商场等各个场合。

“家长里短”话和谐

“啄木鸟”志愿监督队除了对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开展常态化监督外,还经常组织集中学习和讨论,在“家长里短”里促进社区和谐。

“电动车、摩托车停在了健身器材旁边,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家里有小家电需要维修,但不知道去哪儿找维修机构。”“乒乓球台附近没有挡雨棚,夏天突然下暴雨的话没有地方能够躲雨。”……各种各样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啄木鸟”志愿监督队队员们会定期聚在一起集中讨论,并及时向社区进行反馈,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志愿监督队的叔叔阿姨们将生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这是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共建美好家园的具体行动。”张腾宇说。

面对“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的监督,张腾宇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社区里独居老人年龄大了之后,出门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公共设施的“适老化”建设就至关重要,由老年人监督适老化问题,能更贴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帮助社区找出“不适老”问题,实现“小力量”撬动社区治理的“加速度”。

据介绍,2022年至2024年,北京老年“啄木鸟”志愿监督队组织队员重点围绕社区(村)环境友好、交通出行友好、公共服务友好、健康支持友好四个方面,并辐射“友好九条”其他方面总计进行专项行动42场。特别是2024年,他们围绕公共场所轮椅服务情况及公共场所老年助餐点就餐服务情况举办专项行动,巡访体验了近50多个公园、商超等公共场所和助餐点,将大量一手资料上报有关部门,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