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还有几个烟头,等我清扫一下。”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边说,一边认真清理着社区绿化带中的垃圾。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中,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正以实际行动为社区环境美化贡献力量。

从“海·清”到“海·青”志愿服务升级成2.0版本

为深化“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团工委积极与首都师范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共建,通过多次座谈交流,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社区点单、学生揭榜”的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志愿服务项目,成功打造了“甘美同行”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已确定了四大类12个志愿服务项目,涵盖青少年成长、老年关怀、社区环境改善和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

甘家口街道团工委书记杨国杰介绍,“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源于2023年海淀区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海·清”计划(1.0版本)。2024年,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在此基础上全面升级,推出“海·青”2.0版本,将服务主体从“海·清”(海淀与清华大学)拓展到“海·青”(海淀与辖区高校),进一步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覆盖范围。

四大类12个项目精准服务社区需求

据介绍,“甘美同行”志愿服务品牌围绕四大类主题展开:甘心相伴助成长,聚焦青少年成长,开展课后成长营、阅读推广等活动;甘心相助护晚晴,关注老年群体,提供科技助老、为老服务等暖心行动;甘美共建迎新颜,改善社区环境,组织清洁整治、安全宣传等活动;甘青相聚传薪火,传承社区文化,推动文化微更新和传统节日庆祝。

在“甘心相伴助成长”方面,寒假期间,甘家口街道团工委联合七彩汇·西三环社区青年汇,成功举办了2025年红领巾成长营地(寒假班)。20余名首都师范大学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青少年带来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深受大家喜爱。潘庄社区开展的“书香潘庄——陪你多读书”系列活动,通过读书笔记分享、思维导图绘制等方式,带领青少年深入学习《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经典,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阅读兴趣。

在“甘青同聚幸福年”方面,春节期间,潘庄社区党委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举办了“青聚心怡迎新春”联欢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与老年居民共同参与金箔画DIY,制作出“柿柿如意”“松鹤延年”等寓意美好的作品,传递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积极参与社区庙会的场地布置、秩序维护和公益宣传,为居民普及电信防诈、消防安全等知识。

在“甘心相助护晚晴”方面,大学生志愿者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开展“为老青春行”系列活动。他们为独居老人安装燃气报警器,科普使用方法;制作串珠苹果、灯笼等手工艺品,与书法爱好者一起写春联、包饺子,并将这些充满心意的礼物送到高龄独居老人和特殊家庭手中,传递温暖与关怀。

在“甘美共建迎新颜”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化身“环境卫士”,深入社区清理公共区域和绿化带垃圾,清洁楼道、扶手和告示栏,使社区环境焕然一新。不少居民受到感染,主动加入志愿队伍,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甘家口街道团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甘美同行”志愿服务品牌是落实“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也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体验和幸福感。

杨国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校地合作,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和项目内容,打造更多具有甘家口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通过校地共建,甘家口街道正逐步形成‘社区需求+青年力量’的良性互动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也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高校与社区的温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