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上地街道辖区居民发现,小区垃圾桶站前多了一个蓝色大口袋。这个口袋有何用途?原来,这是一个可回收物收集袋。为方便居民投放,避免垃圾落地,上地街道专门定制了这种大口袋,平时挂在桶站旁,居民可灵活取用。因其放置灵活、容纳量大且便于处理转运,受到居民和垃圾处理工作人员的欢迎。
“这个口袋真大,像这些纸箱可以很容易放进去,挺方便的。你看旁边这些智能垃圾桶,因为投入口小,这些大物件就不容易放进去。”在上地西里社区,居民王先生介绍道。
上地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之前的垃圾桶站存在投入口较小的问题,居民的一些大件可回收物无法投入垃圾桶内,只能扔在地上,造成环境不美观。为此,上地街道专门定制了这些垃圾分类可回收袋,方便居民使用。目前,这些可回收袋已在上地各小区投放使用,并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定制垃圾分类可回收袋,是上地街道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项新探索。为进一步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切实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做实做细,近年来,上地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巡查力度,各社区定期开展上门回收、桶前值守、线上线下宣传等活动,齐心协力答好垃圾分类“高分卷”。
“每周固定时间,回收车都会准时开进我们小区。我们积攒的废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可以兑换香皂、洗衣液,也可以直接兑换现金,实在太方便了。”日前,在上地佳园社区广场,正在等待旧物置换的居民陈阿姨说。
如今,在上地街道各社区,每周定点进社区回收已成为“惯例”。回收前,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群通知进行活动预告,提醒居民提前将家中旧物进行分类打包;定点回收后,回收员还会提供上门回收服务,这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便利,也向居民传递了绿色环保从自我做起的理念。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上地街道将以更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执法保障、问题治理、居民动员等方面不断深化探索,开出良方,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更上新台阶。”上地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地街道将通过加强发动引导,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人人践行的好习惯,共同建设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