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引水渠作为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其水质安全与千家万户的健康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保障饮水安全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累计开展巡查检查18次,依法查处并清除了保护区内3家违法排污企业,持续强化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的专项治理工作,严守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防线,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京密引水渠两侧100米范围属于一级保护区,必须严格执行‘零排污’标准。为此,我们每年都会精心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管方案,并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由于京密引水渠海淀段线路长、涉及面广,监管难度较大,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创新采用“科技+网格”的监管模式。借助AI卫星图像对比、管道成像探测等先进技术手段,精准定位并锁定了辖区内1家停车场与1家施工工地侵占保护区的违法行为。目前,涉案企业相关设施均已拆除完毕,属地街道同步落实了复绿工程。
在监管过程中,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注重多部门联动协作。与各街镇共同构建了“巡查-预警-执法-复查”的全链条监管机制。“例如今年2月,我们的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京密引水渠100米范围内存在3家无证经营的餐饮企业。发现问题后,我们迅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和属地城管等相关部门,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在确认违法事实后,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商户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违法商户经营场所实施了查封,属地城管部门则负责推进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并加强后续复查,确保问题不会反弹。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科学、有序、长效的保护机制,完善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日常监管制度,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和自觉性,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