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消防志愿先锋队”的32名少先队员走进西三旗街道建材城联合社区,为40余位银发居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居家安全课。这群平均年龄10岁的小讲师通过情景演练、隐患搜查等特色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化作春风细雨,浸润社区老人心田。

“爷爷奶奶们好!我们是消防站特聘的‘安全小侦探’!”

随着陈泓翰同学举着消防车模型闪亮登场,这场《揪出家中“隐形火怪”》主题宣讲正式拉开帷幕。大屏幕上投放出模拟老人居家的隐患场景图,张梓琪小讲师抛出“大家来找茬”的游戏邀请,现场瞬间掀起抢答热潮。

“老花镜放窗边会聚光起火!”“电热毯可不能‘叠被子’!”72岁的王奶奶准确指出隐患点后,孩子们郑重地为她贴上“安全卫士”勋章,手背的“大拇指”贴纸映着老人笑颜,构成温馨画面。

活动现场,小讲师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在播放《油锅起火》对比视频时,陈泓翰手持锅盖道具现场示范:“玻璃锅盖遇高温会炸裂,必须用金属锅盖侧滑盖灭!”边说边模仿消防员的标准动作,引得老人们纷纷跟着比划。当投影出现“电热毯使用6年变‘电老虎’”的警示时,台下响起阵阵惊叹,多位老人当即表示回家就要检查生产日期。

“弯腰低头、湿毛巾捂口鼻!”随着警报声响起,老人们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孩子们的帮助下开展逃生演练。68岁的李爷爷竖起大拇指:“这些小老师讲得清楚、演得明白,连我这个老花眼都记住‘右手扶墙移动’的要领了。”

宣讲结束后,佩戴红领巾的“安全侦探”兵分两路:陈奕涵、杨智博等队员手持排查表在小区中清理可燃物,做“安全大扫除”;付子凡、高雨滢等5名队员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敲开了独居老人张爷爷家的门。

“爷爷,香烟火星掉在棉被上,很快就能烧穿褥子。”

“插线板要离床单远一些。”在83岁的张爷爷家,孩子们寻找着存在的家庭隐患,轮流告诉帮老人规划着。

“孩子们把专业术语变成家常话,我们听得进、记得住。”参与活动的刘奶奶特意展示记满笔记的“安全手册”。王艺霏在活动后感慨:“教会爷爷奶奶防范危险,就像为他们系上安全绳。”而陈泓翰最大的收获是:“原来传播安全知识,也能成为守护生命的英雄。”

“春季天干物燥,一直是火灾防控的重点时段。近期,全区开展‘降险除患’春季专项行动,独居老人等消防安全重点关爱人群是重点引导、帮扶的对象,他们行动能力弱,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陈昇介绍,“清河四小消防志愿先锋队队员们通过‘童声传安’,发扬了雷锋精神,也让安全理念在代际传递中扎根生长。”

目前,消防部门联合西三旗街道、社区为独居老人建立了“一户一档”专项台账,通过“消防员+社区网格员+学童消防志愿者”三方联动,定期上门开展“三个一”服务,即排查一次隐患、讲授一堂安全课、组织一次逃生演练。“进社区”系列校园消防宣传活动,也是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构建“街道——社区、学区——学校”四位一体校园安全教育体系的生动实践。

西三旗学区资源统筹部部长马海龙表示,学区与消防的联动机制成效显著:“孩子们既是学习者又是传播者。‘消防志愿先锋队’ 这种双向赋能的活动模式,正是‘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理念的落地。”

“孩子们来讲,比我们自己讲,效果更好。”建材城联合社区党委副书记马名指着楼道里张贴的“防火公约”说,“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纽带。”

夕阳西下,萌娃们与老人挥手告别。“这些孩子是咱们的‘小火种’。”张爷爷轻抚胸前的“安全卫士”勋章笑道,“现在连收废品的老李头都知道,楼道堆物不是小事儿,那可是人命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