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清晨到黄昏,总有一抹“柠檬黄”跃动在海淀各个街巷,他们用自己的微光之力点亮城市文明的温度。为了记录下这温情的一幕幕,文明引导员高玉恒耗时两年创作了歌曲《柠檬黄微光》,用音符镌刻团队坚守,以歌词传递志愿初心。
3月中旬的北京清晨,寒意未消。早上7点,海淀区西三旗桥南公交站迎来了早高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抹抹“柠檬黄”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如同跃动的暖阳,温暖着这座城市。高玉恒就是“柠檬黄”中的一员,3月19日一早,他与其他文明引导员早早就位,开始了一天忙碌而又平凡的工作。他们不时挥舞着手中的引导旗,提醒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每一次举旗示意,每一声提醒,都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融入这座城市的脉搏。
在清河街道,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从清晨到傍晚,在各个公交站台、路口,文明引导员们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为城市的文明出行保驾护航。而一首《柠檬黄微光》的诞生,将这份默默奉献的志愿精神,以温暖而动人的方式展现出来。
两年磨一剑 用音符镌刻时光
高玉恒,是这首歌的创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文明引导员。2022年8月,他加入了清河街道文明引导团队,服务于西三旗桥南公交站台。从那时起,他就想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感触与热爱,用一首歌表达出来。“10多年前我就有创作歌曲的爱好,自从参加‘柠檬黄’服务后,就特别想把我们的服务用歌曲呈现出来。”谈及歌曲创作灵感,高玉恒有感而发。
然而,创作的过程并不轻松,光是歌词的反复修改,就耗费了两年多时间。“当我穿上这身柠檬黄,心中就多一份担当;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默默奉献着力量。重复着每一天的平凡,坚守在熟悉的岗位;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迎送着人民的过往……”这段饱含深情的歌词,凝聚了高玉恒对文明引导工作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每一位志愿者的由衷赞美。“我们为乘客提供帮助、解答疑问,节省他们的时间,让他们顺利到达想去的地方,这让我特别开心。”
完成歌词后,高玉恒开始谱曲,其间又经历了多次修改,最终《柠檬黄微光》正式诞生。“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希望通过这首歌,把‘柠檬黄’的暖心服务传递给更多人。”高玉恒满怀期待地说。
团队的力量 一首歌的“蝴蝶效应”
高玉恒创作歌曲的过程,始终离不开团队的支持与鼓励。清河文明引导中队负责人刘红燕说:“听说高师傅要为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工作写一首歌,我们都很关注,经常问他创作进度。歌词虽然写的是我们工作中的小事,却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歌曲出来后,刘红燕第一时间分享到了团队群里。“大家热情特别高,这两天队员们都跟我说,要组织一个小合唱团学唱这首歌。”刘红燕笑着说:“《柠檬黄微光》在我们团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都觉得高师傅写出了我们的心声。”
“这首歌让我特别有感触,不仅写出了我们文明引导员每天重复的动作,更写出了我们‘柠檬黄’群体的心声。”文明引导员雷冠弟也对这首歌赞不绝口。
微光叙事 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
高玉恒创作的歌曲不仅得到了团队的关注,也激发了大家对志愿服务的共鸣,因为《柠檬黄微光》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清河街道文明引导服务的生动写照。
在站台上划线、引导乘客排队、给司机“点赞”……为了改变西三旗桥南公交站台混乱的状态,文明引导员们集思广益,自创了一系列文明引导手势和方法,让文明之风落地生根。
“司机过来的时候,我们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并配合引导语和旗语,让司机朋友按照我们的引导停靠。这样一来,乘客上下车就顺畅了。”刘红燕介绍道。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用真诚和热情服务每一位乘客。他们的付出,就像柠檬黄的微光,虽然微弱,却能温暖人心。
正如歌词中所唱:“用真诚传递爱,让生活更美好。我们是柠檬黄,为城市添微光。”未来,他们将继续带着这份热爱与担当,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前行,让柠檬黄的微光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在这座城市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