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历时两年,为小学生研发的人工智能(AI)课程资源在西城区陶然亭小学试讲。与大多数课程侧重讲解AI应用不同,这门课是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讲解AI原理。

新课程面向3至6年级学生开展,授课时间是课后服务时段。“给小学生讲AI,必须生动有趣。”首师大教授朱永海是课程研发负责人,他说,“在研发课程时,我们尽可能地把抽象的原理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案例、有趣的动画和游戏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

如他所言,教室里几乎听不到“下一步如何操作”“应该先输入什么,再输入什么”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数据采集分析听上去很高级,其实就像是给小猫小狗分类”“机器学习的核心三要素——数据、模型和算法,相当于AI的经验库、决策规则和解题步骤”。首师大志愿者老师王君章说:“要用小学生听得懂的话,讲AI理论,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

为小学生量身定制的资源只是一部分,首师大研发了一套覆盖小学至初中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包含初识AI、AI编程基础、AI算法等内容。朱永海说,这门课有望在更多学校推广。同时,团队将不断研发,拓展AI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改革等领域的应用。

除了AI课程体系,首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已经研发了约50套课后服务资源,涉及阅读、艺术、体育等,已经在北京市八一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花园小学等8所中小学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