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苏家坨大西山第二届山林生活文化节在阳台山自然风景区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一路向北,追光逐梦”为主题,AI机器人——数字智能体“小苏”首次亮相,并发布《大西山文化示范区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致力于打造海淀北部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新标杆。
苏家坨镇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完备,凤凰岭、鹫峰、阳台山最为知名,森林覆盖率达58.67%,生态优势突出。全镇共有89处文物古迹,占海淀区四分之一:七王坟、大觉寺见证历史,妙峰山古道三线交会,西山八大水院半数在此,尽显古韵遗风;更有见证抗战艰难岁月的平西地下交通线和铭记国际友谊的贝家花园,以红色血脉孕育出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远征》中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也让《红楼梦》的东方智慧通过法译本走向世界舞台。除苏家坨太平鼓、海淀扑蝴蝶等9项非遗技艺延续民间智慧,近年来打造的山林文化生活节、玉巴达杏论坛也塑造了不少地区特色品牌。
据了解,《计划》将依托镇域生态资源、皇家遗存、红色血脉、非遗民俗四大优势资源,以打造旅游路为大西山文化示范长廊,串联全域,围绕阳台山红色文化区、贝家花园中法交流区、鹫峰生态研学区持续发力,并协同凤凰岭自然风景片区、车耳营传统村落文化片区、七王坟四美三好示范片区、管家岭绿地公园运动片区、大觉寺地块综合服务片区五大片区,形成“一轴三核五片区”的空间布局。
“我们将开展三大行动:一是‘文化+’融合行动,通过文化+科技(如建设平西交通线MR展厅、举办本届文化节‘山林青年说’)和文化+旅游(如开发古道骑游线路、联动门头沟区开发西山文创链)实现跨界融合;二是文化生产力培育行动,通过出版《大西山文汇》《京西山语:苏家坨志》《阳台山传说》专著、校地合作开发研学课程、推动影视艺术进社区、成立大西山文化资源库与文化建设人才储备池等形式落地;三是依托‘四美三好两融合’提质行动,开展玉巴达杏文化发展计划,规划美丽果园采摘路线并启动申遗计划,同时提升改造旅游路周边环境,打造‘公交+绿道+枢纽’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苏家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截至目前,科创会客厅——山林咖啡、北京首家MR红色教育项目——平西地下交通线、栖山序——国潮露营地及玉巴达品牌建设行动已落地实施。“《计划》的发布标志着苏家坨大西山文化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后续,苏家坨镇将严守生态底线,深挖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以深化海淀文化强区建设为思想根基,以建设海淀北部科创生态产业集聚区、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区、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标杆为目标定位,将大西山的生态绿、历史金、革命红、创新蓝,共同绘就成海淀北部最壮丽的发展画卷。”苏家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