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一支特殊的队伍已开始穿梭于楼宇商铺之间。他们不是专业的执法人员,而是由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组成的海淀市监“哨兵团”。凭借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这支队伍化身城市安全的“移动探头”,用敏锐的目光捕捉食品安全、特种设备运行等领域的隐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从“移动探头”到文明新风的“流动驿站”

“有家快餐店的消毒柜电源灯没亮,应该是没使用。”近日,紫竹院街道市场监管所在“哨兵团”工作群里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报送者是一位外卖骑手,他在等候取餐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即通过“哨兵团”工作群上报。执法人员迅速到场核查,确认该店消毒柜未启用后,责令其整改并建立电子台账,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风险。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哨兵团”的工作日常。凭借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哨兵”们能敏锐发现商家食品卫生、特种设备运行等方面的异常。在西北旺镇六里屯小象超市,一位“哨兵”发现超市电梯故障导致货物运输受阻后,立即通过工作群将情况上报。西北旺镇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协调维保单位抢修,很快恢复了超市正常运营。“成为‘哨兵’后,我每天工作时都会不自觉地留意身边的电梯和餐馆,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马上反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大家安全。”这位骑手坦言,成为“哨兵”后,肩头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

除了隐患排查,他们还成为了反餐饮浪费的“文明信使”。在紫竹院街道,贴着“光盘公约”标语的送餐箱成为街头一道风景。骑手们随餐附送的书签式提醒卡,将节约理念送入千家万户。卡片设计成书签样式,正面印着“光盘行动”,背面标注“小份菜更划算”等贴心提示。“送餐箱就是移动宣传栏。”紫竹院街道市场监管所负责人介绍,骑手通过“最后一公里”的接触优势,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数据显示,自“哨兵”参与宣传以来,辖区餐饮浪费投诉量明显下降,商户提供小份菜、打包服务的比例大幅提升。

“哨兵团”线索上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去年,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组建电梯安全和食品安全“哨兵团”,充分发挥网约配送员“移动探头”“民情前哨”的优势,聘请外卖骑手担任“哨兵”,鼓励他们通过“随手拍”“随手报”的形式,将送餐过程中发现的电梯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成为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和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海淀区已有超千名新就业群体加入“哨兵团”,累计报送有效线索数百条,推动解决食品安全、电梯安全等问题百余件。

为进一步提升效率,近日,田村路街道市场监管所推出了海淀市监“哨兵团”线索上报微信小程序,通过科技手段简化线索上报流程,优化数据汇总与分析效率。

作为海淀市监“哨兵团”管理的首次数字化尝试,小程序实现了从线索发现到数据存储的全流程电子化。骑手、快递员等“哨兵”只需通过手机号快捷注册,即可采用“现场拍、现场传”的方式,便捷上报食品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问题线索,同时支持通过小程序提出意见建议,确保了线索报送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既要让大家愿意上报,也要让大家敢于上报。”据田村路街道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程序还具备匿名上报功能,能有效保护哨兵隐私,消除大家后顾之忧,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此外,每条线索上报后,系统会自动为哨兵记录相关数据,形成线索上报档案,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导出后台数据,以便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为后续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哨兵也可以随时查询个人上报情况及历史数据记录,这种反馈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哨兵的参与热情。

“操作简单,还能保护隐私,大家更愿意上报了。”一位外卖骑手表示。这种便捷的上报方式大幅提高了“哨兵”的参与积极性,确保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处理。

“双向关怀”激发治理活力

华灯初上时,“哨兵”们的送餐箱里除了餐食,还多出了雨衣、便携小风扇、防晒冰袖、清凉油等暖心物资。“平时顾不上剪头发的‘哨兵’们,今天可以免费剪发了。”“穿上雨衣,送餐路上风雨无忧!”“我们为大家安排了食品、电梯安全知识培训,感兴趣的都可以来听听。”在紫竹院街道、八里庄街道,从免费理发到赠送雨衣,从专业知识培训到日常慰问,每一份关怀都温暖着“哨兵团”成员的心田。这些实用物资与精神支持,不仅提升了“哨兵团”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更为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共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种“双向关怀”形成良性循环:管理部门提供技能培训和物资保障,“哨兵”们则用敏锐的眼光发现隐患。“成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与守护者,我很自豪!”“哨兵”们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概。

未来,海淀区将持续探索多元协同治理路径,以“哨兵团”为纽带,织密城市安全网,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多“海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