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AI)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举行,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77支代表队齐聚一堂。在这场全球AI少年智慧碰撞的科技盛宴中,一群身穿蓝色马甲的学生志愿者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活动中,7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由海淀区团工委联合十余所高校招募,负责接送机与考务工作;200余名中学生志愿者则以专业细致的服务,为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身穿蓝色马甲的中学生志愿者格外醒目,他们手持各国引导牌,为远道而来的参赛队伍提供路线指引与语言翻译服务。这些年轻的身影以热情的微笑和专业的素养,成为连接各国选手的桥梁,展现了东道主的青春风采。

一位学生志愿者表示:“作为本次活动的随队志愿者,我的主要工作是全程协调外国代表队完成活动全流程。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国际友人,在日常相处中,我们不仅开展了深入的文化交流,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次活动的200余名中学生志愿者主要分为随队志愿者和现场支持志愿者两类。其中,参赛队伍每队配备一名随队志愿者,全程协助队员适应赛程与生活安排;其余志愿者则分布在开幕式、外出活动、比赛现场等环节,承担协调与服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除5名多语种志愿者来自北外附中和北外附校外,其余的中学生志愿者均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他们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确保志愿服务质量,所有志愿者均接受了外事礼仪礼节、跨文化沟通及突发情况应对等专业培训。从接待外宾到赛事协调,这群“蓝马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赢得了参赛选手与组委会的一致好评。他们的付出不仅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国际视野与担当,更成为这场科技盛事中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的英语口语能力、多线程工作处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成长的机会。”学生志愿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