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8月11日上午,海淀区马连洼街道竹园社区活动广场上,随着一声清脆的扫码声,居民王阿姨手中的智能回收箱舱门缓缓打开。她将一捆旧报纸投进去,箱内电子屏立刻显示出重量和金额,“1.2公斤,0.84元到账啦!”看着环保账户里跳动的数字,王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这里正举行一场热闹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而刚落户社区的智能回收箱,成了全场最受瞩目的“明星”。活动一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就拿着话筒站在回收箱旁,指着不同颜色的舱门介绍:“大家看,蓝色这个投纸类,绿色的投塑料瓶,投的时候记得把瓶子里的水倒干净……”边说边拿起手机,现场演示扫码开箱的步骤,“对着箱子上的二维码一扫,门就开了。”
讲解刚结束,等候多时的居民们立刻围了上来。家住3号楼的李大爷第一个上前,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轻轻一扫,“咔嗒”一声,回收箱门应声打开。他弯腰将攒了几天的塑料瓶一股脑儿投进去,几秒钟后,屏幕上跳出“0.5公斤,0.35元”的字样,紧接着,他的手机收到一条提示:“环保账户到账0.35元,累计可提现0.35元。”“这钱来得真快!”李大爷举着手机给周围人看,脸上满是新奇。
一旁的李阿姨提着一袋子旧纸箱赶来,扫码、投物、关门,动作一气呵成。“平时这些东西丢了可惜,攒着又占地方,现在投进去既能换钱,又算为环保出份力,一举两得!”她看着账户里的金额,盘算着:“每公斤0.6元基础价,再加0.1元红包,攒到5元就能提现,我家攒一周肯定够了。”
活动现场,居民们排着队体验,扫码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有人专门跑回家抱来积攒的废品,有人拿出手机拍视频发朋友圈,还有人拉着工作人员问个不停:“这箱子24小时都能用吗?”“要是投错了怎么办?”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里满是对智能回收箱的认可,也道出了大家参与环保的满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