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海淀区上庄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通过“优化设施布局、丰富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精心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让高品质文化服务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有效突破了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限制,更通过文化浸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成功探索出“文化惠民”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特色路径。
总分馆联动织密服务网络
上庄镇依托镇市民活动中心作为总馆,辐射25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形成分馆网络,一张覆盖全域的文化服务网就此铺开。各村社文化活动室布局密集,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抵达就近场所,享受便捷服务。
在总馆的统一调配下,文化志愿者们带着红色影片、非遗体验材料包、科普实验器材等“文化养分”,穿梭于各分馆之间,将优质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青少年在“诗词飞花令”中角逐才情,老年群体在笔墨挥洒间乐享时光,不同年龄层的参与者都能找到专属的文化天地。针对特殊群体的“手拉手”定制服务,更让文化关怀精准触达每一个需求角落。
在上庄镇李家村文化活动室里,一场书法活动正热闹进行。几位老人围坐案前,铺开宣纸、蘸满浓墨,笔锋起落间,或苍劲或灵动的字迹渐次显现。70多岁的李大爷手握毛笔,一边专注书写,一边笑着感慨:“以前想练字,得跑老远找地方,现在家门口的活动室每周都有老师指导,太方便了!这‘15分钟文化服务圈’,真是给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添了不少快乐。”
特色活动丰富文化内涵
“15分钟文化服务圈”绝非单纯的地理空间概念,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服务体系。在上庄镇,经典诵读活动与公益课堂共同构成了这一体系的核心内容。
读书日期间,系列活动以京林蔬艺园为主会场,联动各村、社区分会场同步开展。主会场的“经典诵读会”上,青年学者深情朗诵《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等名篇,字里行间的韵味引得掌声阵阵。分会场里,居民们围坐共读,分享着字里行间的感悟,在墨香中沉浸于书卷世界,细细品味文字之美与思想之深。“后续我们会持续提升阅读空间品质,把读书沙龙、主题讲座办成常态,让阅读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让书香慢慢沁润每个人的心田。”上庄镇市民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上庄镇市民活动中心精准对接不同年龄段需求,推出“暑期公益文化课堂”,涵盖书法绘画、非遗体验、科普实验等多元内容。其中,“小小非遗传承人”系列活动备受少年儿童追捧。
“公益文化进社区”项目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让文化惠民真正实现“家门口可达”。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广场、活动室开展“流动服务”:志愿者循环播放红色影片与经典动画,居民足不出社区便能重温光影艺术的魅力;艺术老师现场指导手工创作,手把手教大家用艺术装点日常,让平凡生活焕发光彩。针对特殊群体,活动中心还专项组织“手拉手”关爱活动,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与陪伴,为困境家庭送去温暖与欢乐,让文化关怀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彰显着“15分钟文化服务圈”在融合发展中的民生温度。
持续优化提升服务品质
上庄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的构建,既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起点,更是推动服务品质持续跃升的过程。通过深耕活动内涵、拓展服务广度,这里的文化服务正愈发贴近百姓生活肌理,成为海淀区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中文化惠民的鲜活实践。
未来,上庄镇市民活动中心将持续充实优质图书资源,以丰富馆藏点燃群众阅读热情,着力打造“书香上庄”文化新名片;同时扎实推进“文化进社区”项目,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以更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与更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文化滋养如春雨般浸润群众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