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垃圾业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此次大会标志着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垃圾业协会正式成立,为全区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利用等全链条相关企业搭建了一个权威、规范、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

在海淀区建筑垃圾业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上,会员举手表决通过《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垃圾业协会筹备工作报告》及《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垃圾业协会章程(草案)》等内容。据了解,目前海淀区处置类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近300万吨,资源类建筑垃圾超1000万吨,传统的资源化处置和利用模式面临供需失衡、产品附加值不足、市场接受度不高等痛点。

破解建筑垃圾治理难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海淀区建筑垃圾业协会成立后将会积极搭建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广绿色拆除、清洁运输、高效分选、高值化利用等先进技术工艺,探索“互联网+监管”、大数据应用等智慧管理模式,推动建筑垃圾从“低效填埋”向“高效再生”华丽转身,不断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为海淀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协会以构建海淀区建筑垃圾行业协同发展平台为使命,紧密围绕服务会员发展与强化行业自律两大核心任务,致力于发展政企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度整合行业资源,凝聚行业力量,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同时着力规范行业秩序,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提高行业治理力度,推动建筑垃圾行业迈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海淀区建筑垃圾业协会会长、北京海绿运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宪表示。

近年来,海淀区城管委及相关单位持续强化建筑垃圾管理,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倾倒、违规运输等行为;积极推动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提升消纳能力;探索推广再生建材应用,拓展资源化利用渠道,区域环境秩序得到有效维护。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行业协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海淀区建筑垃圾治理体系迈出了政企社协同共治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