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本里的知识”摇身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趣味实践。近日,海淀区上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为地区孩子们带来了数场精彩的科普活动,让我们去现场看看吧!
食品安全解码·智慧生活共创
聚焦“食品安全”与“智慧生活”的科普盛宴——2025年海淀区创新大讲堂“食品安全解码·智慧生活共创”两场活动在上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温馨开展。
本次活动由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上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联合承办,吸引了来自周边社区的近40名儿童及青少年参与。
通过“科普讲座+实验体验”的多元形式,家长与孩子们共同解锁了食品标签里的“隐藏知识”,在动手实验中感受食品安全背后的科学魅力。
科普讲座:读懂食品标签
活动在干货满满的科普讲座中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的老师以“读懂食品标签 拥抱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了预包装食品标签的“神秘面纱”。
“食品名称可不是随便起的!”老师首先以常见零食为例,解析了食品名称的规范写法——必须准确反映产品真实属性,如“乳饮料”与“纯牛奶”的区别,避免家长因名称误导购买不适合孩子的产品。
随后,老师将话题转向配料表:“配料表是食品的‘身份证’,越靠前的成分含量越高。”
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食品添加剂”,老师用数据与案例打消疑虑:“合法添加剂按标准使用是安全的,但‘不添加’不等于‘无添加’——有些是工艺需要,有些是原料本身不含。”
老师特别提醒,购买时需警惕夸大宣传,学会通过标签识别“概念营销”。
讲座后半段,聚焦“数字标签”发展的新趋势:“电子标签不仅能动态更新营养信息,还能扫码追溯源头,未来将成为消费者的‘智能助手’。”
此外,针对2025年即将实施的营养标签新规,老师重点讲解了“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的查看方法:“比如一包饼干的钠含量NRV%为50%,意味着吃两包就会超过每日推荐量。”
通过具体案例,家长和小朋友们学会了用标签数据规划家庭饮食。互动环节
实验体验:食品快速检测
如果说讲座是“知识输入”,那么接下来的实验体验活动则是“实践输出”。在活动中心的实验区,两组别开生面的互动项目让孩子们眼睛发亮——“科学小实验探索乐园”与“食品快速检测实验站”,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趣味体验。
在“科学小实验探索乐园”,“海底火山”与“紫甘蓝水变色魔法秀”两个实验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海底火山”实验中,孩子们将小苏打倒入模拟“火山口”,泡沫如岩浆喷发;“紫甘蓝水变色魔法秀”则更显神奇: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小苏打水和饮料中,液体竟依次变换颜色。老师解释:“这是花青素遇酸碱性不同而变色的特性,就像给食品装了个‘酸碱指示灯’。”
孩子们争先恐后操作,边动手边感叹:“原来食品的颜色变化背后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站”则聚焦“舌尖上的安全”。在专业检测人员指导下,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便携式检测设备,完成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随着手中的试纸从无色逐渐变成淡蓝色,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符合安全标准。
活动尾声,家长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以前看标签只看生产日期,现在知道要细看配料表和营养素表了。”带着5岁女儿参加活动的李女士说,“实验环节更让孩子主动问‘为什么’,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说教管用多了。”
从“读懂标签”到“动手检测”,这场别开生面的创新大讲堂,不仅搭建了亲子共学的桥梁,更让“科学消费”“安全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
科普课堂启智慧 创意涂鸦绘童趣
上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亲子涂鸦草帽”与“少儿科普培训”两场精彩活动,吸引近40组亲子家庭参加。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在此交融,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了一股充满趣味与智慧的暖流。
趣味科普小课堂
“少儿科普培训”课堂在活泼的动画世界中展开科学探索。
三段科普短片,将健康生活的知识变成了孩子们易于理解和亲近的故事:
《喝完汽水为什么会打嗝?》用动画演示了汽水中二氧化碳遇热释放的过程,让孩子们明白打嗝是身体排出多余气体的自然反应;
《为什么肥皂水能吹出泡泡?》通过实验对比,生动讲解了表面张力的科学原理;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则揭秘了糖果中二氧化碳气泡遇唾液破裂产生的弹跳效果。
寓教于乐的动画形式激发了小观众们的求知欲,复杂科学原理在笑声中被悄然理解。互动环节中,孩子们高举小手争相提问,科普的种子正悄然萌芽。
亲子共绘童趣时光
在“亲子涂鸦草帽”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早已精心准备好草帽、丙烯颜料、画笔等材料。
活动伊始,孩子们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纷纷挑选心仪的草帽,在家长的陪伴下开始创作。有的孩子发挥想象力,在草帽上绘制出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的则用绚丽的色彩勾勒出夏日的阳光与花朵;还有的全家齐上阵,家长与孩子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独一无二的作品。
活动过程中,家长们耐心引导孩子搭配色彩、构思图案,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本单调的草帽在亲子家庭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件件充满童趣与创意的艺术品。
孩子们戴着自己涂鸦的草帽,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亲子间的默契与温情在画笔的挥舞中悄然升温。这场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了亲子情感。
两场活动不仅丰富了辖区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更提供了宝贵的家庭互动契机。在动手协作中增进亲情纽带,在知识启迪下培养科学思维,这正是街道文化服务致力营造的美好图景。
上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将持续推出更多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让科技真正活跃在百姓身边,共创智慧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