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温暖的城市浸润着人心,更涵育着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海淀区温泉镇全面推进赋能城市温度“温新”行动,以党建引领、政企协同、社会参与的方式,聚焦服务新就业群体、新毕业大学生等群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古莲精神滋养的民生温度融入商圈、社区、园区的城市肌理——让为城市奔跑的人与城市双向奔赴,让更多的努力被看见,让更多的需求被回应。
“温新商圈”让户外劳动者路边有“家”
近日,温泉镇凯盛、太舟坞2家“温新驿站”同步启用,为奔波忙碌的户外劳动者打造集休憩、补给、关怀于一体的温馨港湾,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能被温柔以待。驿站外墙上“海青志愿者”手绘的彩绘,温泉镇的人文山水与户外劳动者忙碌的工作场景交融。走进驿站内,空调、桌椅、应急药箱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上网、充电、阅读、雨伞借用等服务十分贴心。启动仪式刚结束,温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的义诊台前,骑手们排着队,脸上漾开笑意:“很感谢镇里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休息场所,还经常给我们送清凉、送温暖、送健康,真的感觉特别暖心。”
在此之前,D15生活美学馆、创客小镇Walk市集的18家“温新商户”已经挂牌亮相,覆盖餐饮、超市等多个行业,它们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等单专座、热水、避雨、免费充电、无线上网、优惠餐等暖心服务。商圈的温度,就藏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里。
“温新社区”基层治理的“暖心搭档”
社区治理的温度,藏在“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默契里。快递员、外卖骑手成了社区的“移动探头”——哪里路灯不亮,哪里有安全隐患,哪里堆了杂物,他们总能及时发现。社区党组织及时响应,组织居民、商户与新就业群体一起共商对策,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
温度更在双向奔赴中流动。“泉新全意”骑手志愿者队伍里,骑手们化身特殊群体的“腿”:帮独居老人送餐、帮重症患者送药。他们积攒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成一张张社区食堂就餐券、商户购物券、剪发券。在人车分流社区,专用车位方便骑手停车,共享单车和爱心助力车帮助他们打通末端配送的“最后一米”。这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让新就业群体成了“家人”,为社区治理增添了向心力。
“温新园区”化“他乡”为“故乡”
温泉镇为园区青年群体搭起了暖心又实在的“住房阶梯”:从一张床的便捷,到一间房的舒适,再到一套房的安稳,租金低、租期活,让他们不必为落脚发愁。日前,中关村温泉科技园二期“寓见西山”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迎来首批入住青年。他们表示,“拎包就能住,出门有摆渡车,闲暇时能去共享空间看书、聊天、桌游,这里比想象中更像家。”
新型青年友好科创社区——古莲社区,“青春范、科创风、烟火气”汇聚,“温新空间”活力从不打烊。这里为青年人才提供“有活力、有温度、有趣味”的理想生活,乐饮、乐活、乐学、乐享、乐聚、乐新六大功能区像一个个“青春磁场”,吸引青年人才参加社交、技能共享、文化艺术等多样化活动。在这里,工作、生活、社交、成长等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邻居”不再是门对门的陌生人,更是能一块工作、聊天的好伙伴。4条免费摆渡车线路穿梭在商圈、社区、园区与地铁站之间,把通勤的奔波变成看风景的轻松。
温泉镇“温新”行动充分体现了“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理念,从商圈里的一杯热水,到社区里的一次互助,再到园区里的一个微笑,当户外劳动者在驿站消除疲惫,当志愿者用服务获得邻里点赞,当年轻人在城市里找到归属,城市便有了最温暖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