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配套活动——海淀区科技助残创新产品专场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不仅集中发布多款精准匹配残障群体需求的创新产品,还启动了聚焦产业孵化的“科技助残”园中园,并推出全国首个区域性AI科技助残产品和技术图谱,通过博览会平台全方位展示区域助残科技成果,以科技创新为残障人士生活品质提升注入新动能。

五款海淀企业新品集中亮相

在专场发布会的核心环节,五款来自海淀企业的科技助残创新产品逐一揭开面纱,从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到AI语训系统助力听障人士交流;从VR认知训练提升康复效果,到专业国产AI助听器还原清晰声音,企业代表逐一现场详解技术亮点与使用场景,一款款科技助残创新产品精准覆盖残疾预防、康复、心理关爱等核心需求,尽显“科技向善”的人文温度。

据介绍,五款科技助残创新产品为北京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联影uOrigin源系列助听器;北京京康智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VR认知康复训练系统;好心情健康产业集团发布的“融愈视界——残疾人心康关爱多功能守护系统”;北京微戈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专为听障人群开发的基于大模型技术的AI语训系统——“雀说语训”系统;北京富立叶信息科学技术研究所代表发布的“脑功能康复评估”医疗检测设备。

除了这5款新产品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AI呼叫敲击器,以及中国科学院研发的AI助听器等8款助残新品,同期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会场发布。

首推区域AI科技助残图谱

活动现场,全国首个区域性AI科技助残产品和技术图谱正式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技术参考框架与资源对接平台。该图谱系统梳理了区域内31个企业、36款产品AI助残领域的技术成果与产品,涵盖残疾预防、康复训练、生活辅助、信息无障碍等多个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技术参考框架。随后,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与银河方圆科技、天亿弘方投资与达科脑联医疗科技签订新技术产品合作协议,加速科技助残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技术快速落地应用。

“今年5月至8月,我们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AI+助残’科技产品与技术。经过专题研究最终遴选出五大类31家企业的36款产品与技术,力争全方位覆盖肢体、视力、听力、言语、智力及精神等全障别残疾人。”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永泉介绍,区残联收录了区域内“AI+助残”创新技术与产品,进一步推动海淀区人工智能技术与助残领域的深度融合。并希望以此为纽带,方便残疾人朋友了解科技前沿的助残产品和技术,同时为“政产学研用”各方搭建沟通协作的桥梁,促进技术转化与推广。

5大园区打造全链条服务生态

为了给科技助残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海淀区整合了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中关村温泉科技园、中关村东升科学园、健康智谷·医疗健康产业园区5个优质园区资源,共同打造科技助残“园中园”,将侧重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脑机接口、国际合作等与助残密切相关产业,聚焦助残科技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与产业集聚,打造全链条服务平台。

此外,在本次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展示环节上,海淀携多款科技助残产品亮相,这些产品均源自区域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小米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及优质科技企业,覆盖出行、康复、居家生活等多个品类。

海淀区此次集中展示的科技助残成果,不仅展现了从单点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构建的跨越,更以扎实的创新实践,推动科技助残的“蓝图”逐步转化为残障群体可触、可感、可享的“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