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正好,观鸟正当时。近日,海淀区学院路科普大讲堂“家门口的趣学堂”推出了深受居民欢迎的观鸟科普课程,将专业的观鸟知识转化为“家门口的快乐”,展现了街道积极挖掘及整合辖区科普资源、推动全龄友好社区建设的新探索。
本次观鸟课程的讲师并非外请专家,而是街道从本地社区居民中发掘出的鸟类科普达人——麻杰夫老师。作为国内观鸟领域的资深爱好者,麻老师在辖区内已有五年以上的观鸟经验。让“居民教居民”,不仅增强了课程的亲和力,也使得科普传播更加“接地气”。
课程设计源自前期的细致调研。街道工作人员发现,不少居民虽对观鸟感兴趣,但普遍存在“老人怕学不会、孩子怕枯燥、新手怕生僻词”的障碍。为此,街道主动对接麻杰夫老师,以“全龄友好”为导向,共同策划了内容轻松、互动性强的观鸟课程,真正实现“科普惠民”。
课堂上,麻老师把复杂的鸟名巧妙归类为“分布类”“身材类”和“色彩类”,并带领大家开展“为自己起鸟名”的游戏环节,孩子们创意十足,年长居民也踊跃参与,在欢笑中掌握了识别技巧。最受欢迎的环节是“听音辨鸟”。麻老师用“遵守纪律”模拟白头鹎的鸣叫,用“比如类似‘大盘鸡’这样的谐音”模仿强脚树莺的节奏,这种贴近生活的拟声教学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当录音鸟鸣与模仿声重合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呼与掌声。“和小区里听到的一模一样!”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喊道。
居民们对此次课程纷纷点赞。一位家长表示:“没想到身边就有这样专业的达人,让我们与自然更近了。”还有居民称赞街道组织有力、课程设计贴心,“邻居作为老师讲解亲切,我们学得也开心。”
目前观鸟课程虽已临近结束,但学院路街道表示,这只是“全龄友好科普”系列讲堂的开始。未来还将继续挖掘更多社区达人,推出更多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科普实践,推动科普教育融入居民日常,打造邻里共学、共享、共乐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