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反诈防骗意识,筑牢社区安全防护网,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联合科星社区开展了“反诈宣传进社区”主题活动。海淀区公共文明协调办公室领导付秀琴、中关村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科长冯景林、副科长彭松、中关村派出所民警宗克以及中关村街道科星社区书记王艾来到现场,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反诈行动。
现场剖析诈骗形势与案例
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科长冯景林在活动中深入分析了当前严峻的诈骗形势。他指出,在街道辖区内,诈骗案件频发,手段多样且愈发隐蔽。其中,最大单笔诈骗金额竟高达4500万元,犯罪分子常常冒充公检法人员,利用人们对权威的信任实施诈骗;“杀猪盘”事件也屡见不鲜,通过虚假感情建立信任,进而骗取钱财,这些手段无一不是精准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同时,诈骗分子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自动发送诈骗短信,对群众进行无差别攻击。部分群众由于防范意识薄弱,很容易落入诈骗陷阱。令人担忧的是,就连清华大学的高知群体在开学季也成为诈骗的高发目标,演唱会门票诈骗、虚假投资等小额诈骗手段让不少人上当受骗。
反诈工作措施与难点探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反诈工作刻不容缓。冯景林科长介绍,派出所每日安排专人进行电话劝阻,街道也成立了四级反诈中心。然而,工作中仍存在难点,很多时候诈骗信息传递到四级中心时已为时过晚。因此,与派出所三级反诈中心的及时对接至关重要,需要提前进行信息干预,甚至安排入户走访、警力见面等措施,才能在诈骗发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阻止。
为了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活动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通过知识问答,激发居民主动学习反诈知识的热情;编排反诈小品,以生动形象的表演让居民直观地了解诈骗的套路和危害。这些活动不仅是简单的宣传,更是结合了现有的队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反诈工作。冯景林科长强调,居民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切勿贪图便宜,要清楚认识自己的经济实力,反向了解电信诈骗的手段,增强反诈意识,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家人,形成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随后,街道科星社区书记王艾发言,她表示随着科技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反诈工作迫在眉睫。希望大家能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回去后与家人、朋友、邻居分享,让辖区的每个人都能守好自己的“钱袋子”,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情景剧与有奖抢答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中关村文明引导员中队的李春凤、白杨、孙文岭、陈桂玲4位表演者带来了精彩的情景剧《全民反诈,与我同行》。他们用精彩的演绎,将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场景一一呈现,让居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诈骗的多样性和隐蔽性,进一步提高了防范意识。
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活动进入激动人心的有奖抢答环节。现场居民积极参与,踊跃答题,展现出了较强的反诈意识和警惕性。此环节不仅巩固了居民们刚刚学到的反诈知识,还让反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活动最后提醒大家,诈骗的核心都是“索取钱财或隐私”,大家一定要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原则。此次“反诈宣传进社区”主题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反诈意识,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关村街道还将持续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方法,切实守护好居民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