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跑单忙,先剪!”日前,在海淀区上地八一社区举办的免费理发活动现场,一位居民主动为刚刚赶到的快递小哥让出自己的位置。这温馨的一幕,正是上地街道持续关爱新就业群体的生动缩影。
随着新业态经济快速发展,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已成为城市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上地街道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小橙伙伴橙。街道以党建引领各方资源为服务矩阵,联动辖区楼宇、社区及企业,持续开展多项关爱行动,切实将温暖与服务送到他们身边。
解“小橙伙伴”之急
“大家辛苦啦!我们来看看你们!”近日,上地街道纪工委书记李静带队,与党群工作办公室、树村社区相关负责人一道,走进树村辖区的京东、顺丰快递站点,与快递小哥们面对面聊家常、问需求、送关怀。上地街道还特意为快递小哥们准备了专属“爱心包”,内含美工刀、测量尺、马克笔、花露水等实用工具。一位快递小哥感动地说:“这些东西太实用了,真得感受到了被尊重、被惦记。”
今年夏天,上地街道在辖区广泛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新就业群体行动,相继在社区、商圈楼宇、快递站点等区域设立“清凉补给站”,为烈日下的“小橙伙伴”送上矿泉水、冰镇饮料、藿香正气液等“清凉礼包”;同时设立“小橙休息角”及爱心岗亭,提供歇脚、饮水、充电等便利服务,为这些城市“奔跑者”送上关心与关怀。
“‘小橙伙伴’是城市运转的重要保障,读懂他们的不易,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李静说。
打造身边的服务网络
下午两点多,尚东数字谷的“城市驿站”里,陆续有“小橙伙伴”前来休息、充电。这里配备空调、微波炉、应急药箱、座椅、电视、充电插头、饮水机、图书等设施。“我们一整天都在外面跑,上下午不忙的时候会进来休息会儿,喝水、给手机充电都很方便,就像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家’。”快递小哥李晨说。
近年来,上地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园区等,在新就业群体聚集的重点区域设立“城市驿站”,坚持“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宗旨,为“小橙伙伴”们提供贴心休息场所。此外,上地街道还协调辖区内资源,推出优惠就餐服务,如与中关村软件园“海淀食堂”合作,为新就业群体提供8.8折用餐优惠;与地区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开放社区食堂,提供实惠餐食。
“通过‘城市e站电子地图’,‘小橙伙伴’可以查询服务点位、暖心政策、天气预报等信息,还可以通过‘随手拍’上报风险隐患。”上地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科长于信玲介绍,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让户外劳动者能够更方便地找到附近的休息站点,及时获取所需服务。
推动可持续关怀
“平时忙着送快递,很少静下心来做这么浪漫的事,插完花整个人都亮堂了!”在上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插花活动上,顺丰快递小哥李先生开心地说。活动中,大家互相交流插花心得,分享生活点滴,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上地街道对“小橙伙伴”的关爱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长效服务机制:依托21个党群活动中心,构建“21+N”服务矩阵,通过各类文化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展示创意和放松身心的平台。爱心义诊、志愿服务、手工制作……越来越多“小橙伙伴”感受到工作更便利,关爱更是实在。
而来自社区的尊重与认可,也正逐步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受益者”转变为“治理共建者”。在上地西里社区,20余名“小橙伙伴”成为社区的“助理网格员”和“新社工”,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文明劝导、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累计参与服务超百小时,形成了良好互动。
上地街道以关爱“小橙伙伴”为纽带,通过党建引领与多元协同,构建起“服务—反馈—互助”的良性循环。“上地街道将继续凝聚多方力量,完善以‘城市驿站’为枢纽的服务体系,真正将‘小橙伙伴’融入城市、实现价值、参与共建,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家的温暖。”李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