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秋意初染京华,在曹雪芹诞辰310周年的节点上,由北京曹雪芹学会发起,海淀区委宣传部、国家植物园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于国家植物园拉开帷幕。本届艺术节以“从《牡丹亭》到《红楼梦》”为主题,于今年9月至12月期间呈现一系列深度融合文学、戏剧、美学与文旅体验的精彩活动。

以“情”为脉联通两部文学巨著

开幕式现场,两大文化产品精彩亮相:2026年《红楼梦日历》(服饰版)以其对书中人物服饰的精研细琢,将文字间的华美意象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审美对象,揭示了《红楼梦》世界中鲜活流动的美学意蕴;音乐作品《情缘曹雪芹》MV则完成了全球首发,由中国电影乐团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戴建明倾情献唱,其浑厚深情的嗓音,将现场观众瞬间带入那段缱绻悱恻的红楼情缘之中,赢得阵阵掌声。

开幕式上的艺术表演环节,巧妙呼应了“从《牡丹亭》到《红楼梦》”的主题。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优秀演员王丽媛,以精湛的技艺演绎了《牡丹亭》的经典选段,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据了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在戏曲领域,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极致的浪漫主义抒写了生命与爱情的真谛。两部文学巨著虽跨越百年,却以“情”为核心,互为映照。本届艺术节正是以“情”和“梦”为线索,将《红楼梦》与《牡丹亭》相融合,展现中华文学与美学的深厚底蕴。

“世界的红楼梦”博物馆项目发布

六郎庄真武庙“世界的红楼梦”博物馆项目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据了解,这一项目以曹雪芹祖父曹寅曾经修缮过的真武庙为依托,为红楼文化传播拓宽了新视野。

近年来,海淀区持续加强与北京曹雪芹学会的合作,共同推动“曹雪芹西山故里”文旅线路建设,串联“三山五园”与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香山正白旗旗营、卧佛寺等多处遗迹,形成“可游、可赏、可体验”的文化旅游圈。“世界的红楼梦”博物馆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曹雪芹家族文化与海淀区“三山五园”宏大的历史文脉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联动。

该项目坐落于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的核心区域,属于区域规划中的“国际交流中心”。通过采用古建修缮与“活态传承”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世界的红楼梦”博物馆将被打造为集展览、体验、交流于一体的“红楼会客厅”。借助沉浸式展陈、科技赋能和场景重构等手段,营造“建筑可读、展陈可品、场景可游”的文化体验,集中呈现中国美学,让世界读懂《红楼梦》。

多元活动让市民共享红楼雅韵

据了解,艺术节期间,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将陆续展开,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持续数月的文化盛宴。这些活动主要围绕三大板块展开,兼具创新性、互动性与学术性,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艺术节发布了《红楼梦》&《牡丹亭》文商旅护照。它以文化为纽带,将北京海淀与江西抚州临川紧密相连。跟随护照指引,游客既可以在北京探访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古碑林、卧佛寺、关帝庙等文化地标,追寻曹雪芹的足迹,寻觅红楼印记;也可以在江西走进汤显祖纪念馆、三翁花园、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中国戏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重温“游园惊梦”的传奇。除此之外,游客还可通过收集印章打卡的方式享受多重优惠,在旅途中收获独特的文化体验。

另外,国庆假期将于国家植物园黄叶村举办“红迷嘉年华”游园会。作为曹雪芹曾经的著书之地,黄叶村在本次艺术节中被打造成集文学、艺术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主题空间。

活动现场将通过NPC角色互动、场景设置与文化展示,重现《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与诗意场景,观众可近距离参与角色扮演与互动合影,感受传统文学的鲜活魅力。开设多个体验区,涵盖制香、烹茶、书画、诗词、花艺等项目,使公众能够亲身参与红楼雅事,感受古典生活美学意境。配合舞台演出,嘉年华贯穿“十一”假期,期间每天都会有越剧唱段、评书表演及传统音乐演奏轮番呈现。

本届艺术节的另一大亮点是“大观雅藏——曹雪芹《红楼梦》藏品展”。自2019年起,北京曹雪芹学会每年举办“红楼梦收藏家沙龙”,汇聚收藏家与爱好者,发掘新文物、展示新成果、交流鉴藏心得。“大观雅藏——曹雪芹《红楼梦》藏品展”是由“红楼梦收藏家沙龙”呈现的一场重量级展览。本次展览聚焦明清小说及其文化衍生藏品,通过文物、文献与艺术藏品的对话,集中展现《红楼梦》跨越时空的精神联结与艺术传承。

为进一步推动《红楼梦》文化的传承与藏品交流,本届沙龙还将于十月推出“曹雪芹与《红楼梦》”主题线上拍卖活动,将成为红迷和收藏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