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调整规避大风、体育统测避开降雨、日常锻炼远离重污染……日前,海淀区258所中小学的户外活动有了专属“气象导航”。从海淀区气象局获悉,该局联合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研发的基于位置的“校园户外活动指数”已全面落地,通过精准气象数据赋能校园安全管理,构建起“气象+教育”的校园安全防护网。
校园秋游、运动会、日常体育锻炼等户外活动常受天气制约,如何让专业气象服务精准对接校园实际需求?海淀区气象局自2024年起,以需求为导向启动指数研发工作,率先在中关村第二小学开展试点。气象部门提前对接学校活动计划,定向推送逐小时指数提示,为活动安排提供科学依据。此前该校筹备秋游时,指数显示原计划时段降水、大风概率高,提示“非常不适宜开展户外活动”,学校据此及时调整时间,确保全校师生安全顺利完成秋游。在近两年海淀区体育统测中,该指数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提前预测大风、强降温等不利天气,助力教育部门和学校优化测试时段,保障统测工作平稳推进。
试点成功后,指数服务迅速向全区推广。依托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撑,区气象局依据全区258所中小学的精确经纬度坐标,从公里级智能网格预报中精准提取天气现象、气温、风速、能见度、空气质量等逐小时气象要素,为每所学校量身定制专属户外活动适宜度指数。每所学校都能获取贴合自身地理位置的精准气象服务,彻底改变了以往区域气象预报“一刀切”的局限,让气象服务更具针对性。
为方便学校便捷获取指数信息,海淀区气象局联合区教委、海淀区数据局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顺利完成气象数据与教育平台的接口对接。目前,“校园户外活动指数”已嵌入区教委“智慧监测平台”,并同步至“京办”“海办”政务平台及“阳光跑”平台,每日更新逐小时数据,教师可随时查询参考,灵活调整户外活动安排,为学生科学运动全程保驾护航。
“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指数的数据精度与更新效率,深化‘气象+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海淀区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校园气象服务需求,把专业气象服务转化为校园可感知、能应用的安全保障,用科技力量筑牢校园户外活动安全屏障,助力校园安全建设走深走实。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