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社区常青园一区的小广场上,蜿蜒的卵石小径旁,一个绘有四季景致的大石球静静伫立,成为视觉焦点。紫菀与鼠尾草在风中静静等待来年的绽放,孩子们在花园里追逐玩耍,兴奋地计划着来年春天在花园里播下什么种子。这个曾经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角落,如今已成为凝聚社区温情、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绿色空间。

微花园共建项目启动

“常青园一区是我们镇里比较老旧的一个回迁房小区,近年来小区绿地裸露的情况比较多。”四季青镇责任规划师于小菲介绍道。

在区园林绿化局“共建美好家园”专项工作的支持下,常青社区选定了常青园一区小广场一块长期封闭的绿地,启动了“童心筑绿·共享常青”微花园共建项目。

可原本封闭、荒废的绿地,如何转变为居民可进入、可享用的绿色空间?常青社区与规划师团队共同设计了“自然小达人设计初体验”“小小规划师手绘方案赛”“常青社区微花园种植活动”三次系列活动,从知识讲授、方案设计到实地种植,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小区居民在专家的带领下学习种植知识、绘制设计草图,最终将图纸变为现实。

居民共建美丽家园

微花园共建活动让小区广场热闹了起来。今年9月,20组亲子家庭和志愿者齐聚现场,孩子们手拿小铲、提着花苗,兴致勃勃地投入种植。“先把土翻松,再挖一个这么大的坑……”现场,志愿者细致讲解,孩子们认真聆听,随后小心翼翼地开始实践。尽管动作稚嫩,但每个步骤都做得格外专注。家长们在旁悉心协助,亲子间的默契在劳动中悄然升温。

阳光下,家长和孩子们的忙碌身影与翠绿的幼苗相映成趣,构成了社区共建、邻里共融的温暖画卷。居民高女士感慨道:“之前这里的草坪并不茂盛,通过这次活动,这里变得生机勃勃。孩子参与了搬花盆、挖坑、种花的过程,现在周末带孩子来这里遛弯,他特别有成就感。”

“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花园,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常青社区党委书记张玉红表示,社区为每位参与共建的青少年发放了植物生长观察手册和笔记本,鼓励他们持续照顾、观察、记录自己种下的花卉。

彩绘石球绘出社区“责任田”

据介绍,花园中央绘有四季风光的大石球,原本是小区中心广场喷水池中的旧物,因年久失修被移至绿地中。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绿地中的特色景点。

“针对这块大石头,我们邀请镇里的工作人员亲自设计,在石球上画上了四季青镇春、夏、秋、冬的风光,还有玉泉山、定光塔等特色景点。”于小菲介绍道。

现场,经过志愿者的巧手彩绘,大石头球化身为微花园的核心亮点。小区孩子们在彩球周围刷白的小石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个小小的仪式,让这片由居民亲手打造的微花园,成为孩子们心中牵挂的“责任田”。

“通过此次微花园改造,挖掘了居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热情,为后续开展更多共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常青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亚楠表示,活动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引导更多居民关注社区环境建设,自觉成为“共建美好家园”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