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生态环境局强化统筹调度,加强督查监测,坚定不移的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秘诀”是什么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以“五尘共治”为抓手 推动城乡环境和空气质量同改善
以目标、问题和效果为导向,按照“区级每日核查、镇村挂账整改、现场复核销账”闭环治理机制,区城市管理委、城管执法局等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同频共振,成立5个巡查组,每日由处级领导带队,对18个街乡镇“五尘”问题进行全覆盖巡查;运用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无人机巡航等科技助力,加密道路尘负荷走航频次,每周开展“高值复测”+“随机抽测”,发现问题点对点移送属地政府开展立行整改、挂账督办,对扬尘问题突出的部门和属地下发提醒函,推动城乡环境治理“一天一个样,一月焕新颜”。
截至11月全区降尘量为3.4吨/平方公里·月左右全市排名第2。
以“百日攻坚”为突破 着力指标数据和全市排名双提升
加压开展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实施“高位统筹调度”“每周排名通报”“督查销号闭环”“宣传引导共治”“考核评价问责”五大措施;制定职责清单,量化检查任务,压实部门、属地、村居“三级责任”;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落实4类25种重点污染源管理和街乡镇“四查、十无”日常管理“两项标准”;充分发挥每周常务会通报和20次专题调度会作用,抓扬尘、控“三烧”、查重点、严整改;构建污染源管理平台,推动检查发现问题全流程在线运行、留痕可溯、监督预警,实现问题发现、推送、整改、反馈、核查闭环管理,决胜百日攻坚。
攻坚期间区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4同比变化全市排名第1PM2.5累计浓度,由42降低至32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由第10提升至第6空气质量加快改善。
以考核评价为载体 实现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双到位
以数赋能,推进全覆盖监测
推动实现辖区全部323个村、社区PM2.5、O3和湿度、风向等气象五参(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监测全覆盖,持续开展道路尘负荷走航、TVOC定点监测和VOCs质谱走航,织密织牢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利用科技赋能助力大气治理。
PM2.5、O3监测全覆盖
TVOC定点监测设备
以考促干,开展全领域考评
坚持“1+3+2”总思路,将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纳入城乡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生态环境全领域考核评价,每月对40个考核事项开展打分,以考促干,以奖促治,有效提升主动治理能动性,建立具有生态环境领域特色的精细化治理长效机制,形成“高大尚”平谷污染防治经验,切实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责任落实。
截至12月28日平谷区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7;11 月PM月均浓度为27 微克/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低同比下降 40.0%全市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