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乡村文化的繁荣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根本要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近年来,黄松峪严格落实平谷区文化示范区创建要求,坚持“文化为人民”理念,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用文化之光装点百姓幸福生活。
夯基础 强阵地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黄松峪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1200平方米,设置了图书馆、阅览室、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室、健身室、非遗展室等10余间功能活动厅室,对辖区群众免费开放。7个村都设有综合文化室及图书室,既方便组织开展活动,也满足群众借阅图书的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村民享受到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人为本 乐为先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乡文化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组织“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60余场;发动各村文艺队参与大年初一、十五秧歌花会等传统演出活动及创城巡演、非遗进景区等文艺活动;开展“忆满京城 情思华夏”清明诵诗会、“书香盈怀 悦读致远”2023年全民诵读大赛、全民阅读《黄松峪史话》读书分享会等线下各类全民阅读推广活动10余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农家书屋、活动站的利用率。
群众点单 政府买单
常态化开展惠民服务活动
2023年组织开展乡村惠民文艺演出21场,星火演出28场;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260余场。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文创面点制作、摄影技巧、书法国画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50余场,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活动10余场。
文物保护 筑牢防线
联合多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对市集、校园周边及景区民宿农家院等场所开展“扫黄打非”专项市场清查活动6次;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活动2次;对乡域内所分管的长城本体、附属设施及其周边文物、有关防护设施等进行巡查,劝阻非法攀登长城人员80余人次;参与“万里长城邀您守护”视频制作活动,2名长城保护员荣获“最具传播力短视频”称号。
提能力 强队伍
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新活力
充分挖掘文化人才,大力培养文艺骨干。各村组建有特色文艺团队,常年开展戏曲、舞蹈、乐器演奏等排练,2023年乡文化服务中心举办了乡村歌手大赛、创城文艺汇演等多场才艺展示活动,吸引全乡文艺爱好者积极进行文艺创作,并多次在区、乡比赛活动中斩获奖项。
强产业 广搭台
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举办首届大地艺术节,邀请来自国内外的16位艺术家,创作了56件大地艺术作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并通过具象化、有形化、大众化的艺术作品将本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生产生活展现出来。艺术节期间开展了“亲子环保艺术创作”“赏大地艺术 赶文化市集 ”“美丽乡村 骑妙之旅”等各具特色的文旅主题活动10余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助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下一步,黄松峪乡将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举办好各类文体惠民活动,为广大乡村群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平台和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