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街道辖区人口密集,矛盾纠纷类型多样,为更好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滨河街道紧紧围绕“四道防线”[ 网格防线、社区防线、街道防线、区级防线]建设,探索多元解纷模式,积极创建“枫桥解纷”工作室,将调解阵地、力量、关口、平台前移至社区、至网格,让群众说理、解纷摸得到门、找得到人,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

自成立“枫桥解纷”工作室以来,工作室充分运用“微网格”治理机制,发挥252名网格员前哨作用,立足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防范在先”。及时排查发现网格内信访线索12条,接诉即办事项和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问题200件,防止“小矛盾”演变为大问题,小事情酿成“大事件”。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线索适宜通过调解处理的,由社区调委会主动介入,迅速响应群众诉求。及时、依法、就地、有效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最大限度把矛盾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日,滨河街道泃河湾社区网格员在巡查自行车棚乱堆乱放情况时,发现了一起因3家共用一个车棚产生的一系列矛盾纠纷。针对这种情况,社区书记、社区调解员、网格员一起到现场对纠纷进行调解,可是这3户对于车棚的事情绪激动、各执己词,并且经过了解其中有2户居民还存在其他邻里纠纷。为避免矛盾继续激化,社区调解小组耐心与当事双方沟通协商,缓和双方情绪;同时,向滨河街道“枫桥解纷”工作室通报相关情况,请求力量支援。工作室在了解情况后即刻拨打了12368请平谷区法院提供司法调解支持和指导。次日,由平谷区法院调解员、“枫桥解纷”工作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调解小组一起对这起纠纷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小组找准症结、精准施策,社区网格员“用情”,法院调解员“讲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3户同意在车棚内划定每户使用区域,互不干扰,一场矛盾纠纷圆满化解。后来,泃河湾社区收到了4号居民送来的锦旗,锦旗上“贴心服务 为民解忧”8个大字传递的不仅是居民的感激之情,也是对滨河街道解纷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再次是“三调联动”机制,工作室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对接。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资源,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有序运转,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合力,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

承平园社区渔阳花园小区内一儿童在高压电井上玩耍时摔倒,小腿内侧划伤,儿童家属刘某因赔偿事宜与物业公司产生了激烈矛盾,滨河街道和承平园社区多次尝试化解,但都无疾而终。最终滨河街道“枫桥解纷”工作室寻求平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帮助,由刘亚兰、张丽棠两位调解员和调解小组一起进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在调解员和调解小组各方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由物业公司赔偿现有医疗费用,同时在事发地树立警示标识,后续疤痕修复费用待实际产生后再行协商。本以为矛盾纠纷已经就此化解,但刘某与物业公司因医疗费用给付和票据留存等问题沟通不畅,刘某想要一次性解决此事,不愿再与物业公司纠缠。在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再次产生对抗情绪,一度产生将上次协议作废,要走司法诉讼的想法。关键时刻调解小组并未放弃,先是采用背对背调解的策略让双方情绪降温,又结合既往同类纠纷调解经验,充分向物业公司释明涉诉风险、诉讼成本和日后管理成本,并从监护责任入手耐心疏导刘某家属。最终,双方态度发生转变,都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同意各退一步,协商确定由物业公司按照一定责任份额给付刘某疤痕修复费用11178元,纠纷一次性了解,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刘某对社区及法院诉前调解员的工作非常满意,分别给平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和承平园社区居委会送了锦旗表示感谢。

长期以来,宅基地建房问题是引发邻里各种矛盾的焦点,也是居民生产生活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邻里建房纠纷,避免矛盾激化升级尤为重要。近日,家住建南社区平中东巷的张大哥就找到了居委会,现在自家要翻建房屋,因为一些多年矛盾,后院邻居一直不同意,希望居委会进行协调。社区工作人员向张大哥了解具体情况后,立即召开社区调解小组工作会议,并将相关情况上报滨河街道“枫桥解纷”工作室。根据以往经验,工作室与社区讨论决定分三步走化解双方纠纷,重建邻里和谐关系。第一步多方走访探实情,社区网格员对事件双方当事人、其他邻居、德高望重之人、胡同巷长多方走访,准确、全面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为化解矛盾寻求思路、做足准备。第二步是精准定位诉求点。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进行“破冰”调解,准确把握当事人诉争的焦点和难点,抓住“要害”,寻找解决矛盾的“突破口”,耐心告知双方当事人相关法律知识及权利义务。并让双方当事人理清自己的诉求,并把这些问题逐条列出落在纸上,形成初步协议。第三步是“三调”联动解纠纷,社区寻求街道解纷工作室支持,邀请平谷区规自委、滨河街道司法所、包居律师、街巷长、双方当事人召开“自建房翻建协调会议”。会议现场,街巷长、网格调解员以“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讲情理,规自委工作人员详细说明相关法规规定,律师、司法所以法律角度规劝疏导,经过情理法多方面的说服教育、开导劝解,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至此多年矛盾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在处理本次纠纷过程中,滨河街道“枫桥解纷”工作室充分利用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方联调模式,积极寻求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坚持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挺进在前,把事后处置变为事先预防,确保矛盾纠纷消除在社区,从源头上扼制诉求、上访事件的发生,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

根深才能叶茂,路正才能致远。下一步,滨河街道“枫桥解纷”工作室将继续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努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水平。基层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基层安,则社会安。滨河街道“枫桥解纷”工作室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事不避难,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好老百姓的调解人、“和事佬”,筑起社会稳定的“防洪堤”,为推进高大尚平谷建设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