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娟,现任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五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平谷区高大尚人才、平谷榜样等20余项荣誉称号。在家乡的教坛上,践行着“做优秀教育者、办优质教育、育家乡优秀学子”的光荣使命。

用“爱”护孩子向阳而生

从教32年来,我一直扎根农村教育。从教师到校长,一直坚守“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信念。在我的眼中没有“问题生”,只有“特需生”!我一直坚信“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向上向善的!只要给予肯定、信任和鼓励,必将未来可期。”

2016年8月起,我担任一师附小平谷分校教学副校长,面对学校个性化学生教育难题。我把全校“情绪难以自控、心理存在较大问题”的特需生召集到一起,组建了校级“雏鹰小队”,当起了“慢飞”孩子的妈妈。我请自闭女孩带我跑步帮我减肥,打开了孩子心扉,原本成绩“个位数”上课到处摘花摘草的孩子走进了课堂,后来很多学科都及格了;我跟老师们分析“暴力”男孩没有安全感的成因,为孩子争取责任岗融入集体,孩子慢慢学会了交往,成绩极其优异;用中午休息时间全程陪伴翻墙逃学的孩子,抚慰那颗敏感的心……跟老师协商使用“课堂专项评价单”,每课一评,每周一总,周周谈话,队员们实现了跨越式成长,老师们也越来越相信“相信的力量”,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转变观念,因材施教、用倾听和陪伴一起照亮学生前行之路。近年来,多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转学到我校后发生巨大转变成为了我校的“突出特色”。

作为“平谷区妈妈讲堂”志愿者,我积极推广家校共育, 6次走进社区、乡村做“亦师亦友做父母、打赢成长之战”等公益课,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问题找于校”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共识。

用“研”促自我专业提升

爱研、乐研,科研夯实了我的专业发展之路。以课题为依托开发了“基于益智玩具的数学游戏活动”创新型课程,趣味活动“314数学节”多次在《现代教育报》报道宣传,研究成果发表在全国数学教育核心期刊,先后在“北京市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推广基地教研活动、北京市小学教育论坛、教科院科研论坛”等活动中做专题讲座6次。

5年来,做市级现场公开课24节,研究课9节,课赛获奖16节,先后四次获北京市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总结会现场展示,5节课入选国家资源库。在顺义、东西城、西安、河南等地做示范课和专题讲座,24篇论文在国家、市区评比获奖、发表。

2023年被评为北京市数学学科特级教师,所在学校被评为平谷区数学教研基地校,带队深研“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实践,走在课改前沿探索成功经验,2023年至今承办了三次市级研究成果汇报,北京教育学院专家高度称赞“一师附小平谷分校的项目式学习研究走在了全市前列”,先后在市区团队及全国高研班做经验介绍。

用“领”助教师加速成长

我秉承“要求干部做到的书记、校长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的帮带原则,以教育家型校长为目标,既“领”又“导”,强化学校内部管理,锻造出了一支区域内有口皆碑“善教乐教、团结奋进”的优秀教师队伍。善研乐研成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的2个国家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均已结题,90多篇教科研成果荣获全国、市区级一、二等奖。近五年,各学科教师做市级研究课50余节,论文发表获奖300余次。

用“乐”建家乡优质学校

优师优教,我校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学校成为了孩子们向往的“学童乐园”。2023年,我被评为平谷榜样、高大尚人才。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家乡优质教育。我构建并指导“知平谷、爱家乡、做高大尚平谷人”大思政课程,在学生中育榜样、寻榜样、宣榜样。每周一早晨宣讲、表彰8类小榜样,慢慢的榜样风尚浸润校园,课程成果在“第四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讨会”做主题交流。

优美的“学童乐园”年年被评为平谷区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四次被评为“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未来,我愿携手兄弟学校高效共研,做优、做实家乡优质教育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为教育质量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