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近光讲堂”2025年第九讲在平谷区影剧院如期开讲。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序茅以“从天人合一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为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文明课,播撒下生态文明的种子。

“动物翻译官”赵序茅从农业文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工业文明时期“人定胜天”思想的形成、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梳理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赵序茅将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转化为妙趣横生的讲述,让学生在领略科学探索魅力的同时,也看到科研工作者跋山涉水、实地考察,“以脚步丈量山河”的坚守与担当。在赵序茅绘声绘色的讲解下,自然生态系统的美丽、力量生动展现,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真正的发现之眼,永远饱含对生命的敬畏;真正的科学精神,始终扎根于实践的沃土。赵序茅希望平谷的学生能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秉持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未来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心系家乡,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互动环节学生们反响热烈,围绕动物行为、生态保护等方面踊跃提问,赵序茅逐一进行解答。在“见字如面:大咖有约”环节,平谷四中学生李雨晴向赵序茅提问交流。平谷区大兴庄中心小学的学生代表赠送手工作品《醉美平谷》,为赵序茅送上桃花季的迷人风光。

讲座结束后,平谷四中教师王宇茜说:“今天很荣幸能听到赵序茅教授的精彩讲座,他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在野外探索时的经历并科普了相关知识,这次的讲座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励大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平谷马坊实验中学初一(1)班学生刘昔桐表示:“通过赵序茅教授的科普,我学到了好多生态知识,知道该如何与动物友好相处。在未来,我会积极号召同学们爱护环境、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