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北京化工大学四名大学生背上行囊,走进平谷区金海湖镇耿井村,开启了一场“非遗+助农”的奇妙实践。他们用镜头记录历史,用行动传承文化,更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非遗发现家
一夯基垒台,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
“千人百村”大学生基层实习实践活动交流会
2025年7月14日,金海湖镇政府组织召开“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会”,镇领导、各村党支部书记及来自高校的多支实践团队代表参与会议。本次会议旨在明确实践要求、搭建校地对接平台,为后续各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服务奠定基础。
“千人百村”大学生区级直播培训
2025年7月16日,为提升实践专业性,镇政府开展“短视频与直播带货区级培训会”,内容涵盖平台运营、直播实操、数据思维等方面知识。
讲解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规则,教授“农产品场景化”内容创作技巧,模拟直播流程,训练话术设计、互动技巧,强调“流量-转化-复购”闭环,指导团队建立农户反馈机制,优化后续选品与推广策略。
二青春探非遗 棍影传文脉
耿井村五虎棍传承实践行
此次实践以“青春探非遗”为核心,既让团队成员深度感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为耿井村五虎棍的活态传承积累了青年视角的素材,为后续开展非遗传承、文创设计等宣传活动奠定基础。
1入户走访
通过入户走访发现,村内仍保留着完整的五虎棍表演传统,但存在传承人老龄化、表演形式单一等问题。
2拜访非遗传承人
为此,团队专程拜访区级非遗传承人卢洪伟老师,系统学习五虎棍的"长棍""连棍"等核心技法,记录动作要领。在访谈中,卢老师动情讲述五虎棍从清代康熙年间传承至今的300余年历史,以及五虎棍传入耿井村的历史,其融合武术与民俗的独特表演形式,承载着村民守望相助的精神密码。
3体验非遗五虎棍
通过卢书记的讲述,团队了解到五虎棍是一个结合拳术、棍法、唱腔、唱词等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在现场团队成员也跟着卢师傅学习五虎棍中“连棍”的使用技巧 。
非遗片段
三青春助农,桃香耿井
青春助农,意义非凡
团队首站完成与村书记的需求对接,通过实地走访、农户座谈及果园考察,系统了解村内农业产业现状:毛桃、油蟠桃等桃类种植规模较大、品质较好,但存在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知名度不足等问题。
青春助农
经综合分析,团队确定以“直播带货”为突破口,助力耿井村桃类农产品打开线上销路。团队积极参与金海湖镇组织的“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培训会”,系统学习短视频拍摄、直播话术设计、平台运营规则等技能。
本次实践通过"非遗活化+电商助农"的双轨模式,既探索出文化传承的未来,又与乡村振兴所契合。团队深刻感受到,非遗不是尘封的标本,而是鲜活的生活方式。团队将继续用青春的力量,让传统非遗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