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迎来强降雨天气。面对此次雨情,滨河街道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
一 雨前精心部署,全面排查隐患
在降雨来临前,街道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召开防汛工作紧急部署会议,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警惕,严阵以待。街道组织多个防汛排查小组,针对辖区内的老旧小区、低洼地带、地下空间、排水设施等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展开全面排查。对发现的排水管道堵塞、雨水箅子不畅等问题,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清理和疏通,提前消除安全隐患;对存在漏雨风险的老旧房屋,及时通知居民并协助做好防护措施;在地下空间出入口放置防汛沙袋,防止雨水倒灌。同时,全面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情况,确保沙袋、抽水泵、雨衣、雨靴等物资充足可用,并提前调配至各重点防汛点位。此外,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向居民发布降雨预警信息和防汛安全提示,提醒居民做好防范准备,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二 雨中坚守岗位,及时处置险情
降雨期间,街道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主要领导带领巡查小组加大巡查频次,不间断地对辖区进行巡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在低洼路段和易积水区域,安排专人值守,设置警示标识,引导行人车辆安全通行。一旦出现积水情况,迅速启动排水应急预案,利用抽水泵等设备进行强排作业。同时,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如对地面塌陷进行隔离等,确保居民的出行安全和生活秩序。接到居民反映的房屋漏雨、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后,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三 雨后复盘总结,开展复查提示
降雨结束后,街道立即组织相关社区和人员对此次防汛工作进行复盘总结。梳理在雨前准备、雨中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部分点位排水效率有待提高、个别工作人员应急处置经验不够丰富等,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开展雨后安全隐患复查工作,对前期排查出的隐患点位进行逐一复查,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到位,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对辖区内的道路、深基坑、建筑物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修复受损设施。再次通过多种渠道向居民发布雨后安全提示,提醒居民注意出行安全,如避开路面湿滑区域、远离危险墙体和树木等;告知居民如发现新的安全隐患,及时向街道或社区反映。
此次应对强降雨过程中,滨河街道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做好各项防汛工作。通过雨前、雨中、雨后的一系列有效举措,最大程度降低了降雨对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行的影响。未来,街道将继续加强防汛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时刻保持警惕,为迎接下一场降雨和保障辖区安全做好充足准备,切实守护好居民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