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山镇大华山村十字街以东道路作为贯通镇域核心的主要街道,串联起百余家商铺、8条公交线路停靠点及大华山中心小学,每日承载数千人次通行。
长期以来,因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导致十字街交通拥堵、环境杂乱,对周边群众出行、中心小学学生安全造成影响,成为村民反映强烈的“心头病”。
为切实回应群众关切、改善人居环境,大华山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主动担当、精准施策,全面启动大华山村十字街以东道路改造工程,着力将这条“堵心路”转变为“舒心路”,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建领航强根基,凝聚治理“向心力”
建立“镇党委统筹、村党支部主抓、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聚焦交通拥堵、经营混乱等核心问题建立台账,组织商户、村民、学校代表等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精准锁定改造需求。



不同范围多次召开座谈会摸清群众需求
针对涉及村民宅基地外杂树砍伐、门坡拆除等敏感问题,组建政策宣讲队,对改造道路两侧74户村民进行逐户讲解,对存在抵触情绪的村民,由党员干部“一对一”上门沟通,算清“出行安全账、环境提升账”,最终实现村民同意率100%。


入户开展政策宣讲


入户调解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
靶向攻坚破难题,激活治理“源动力”
坚持“疏堵结合、民生优先”原则,针对改造中的三大关键难题精准发力。为破解“经营乱、拥堵频”难题,为流动商贩提前规划农副产品售卖点,划定固定摊位20个,明确经营时段与卫生标准,引导游街商贩集中规范经营。

“农特产品售卖点”设置前

“农特产品售卖点”设置后

“农特产品售卖点”设置前

“农特产品售卖点”设置后
为破解“设施差、环境乱”难题,实施“硬件升级+民生配套”工程。全面拆除两侧绿化带、破旧花墙,清理裸露空地,现已高效推进路基整修与硬化3500平米。

为破解“腾退难、协调繁”难题,针对宅基地外杂树、门坡等困难点位,组织党员率先拆除,带动村民主动配合腾退。网格员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村民腾退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实现腾退工作“零补偿、零纠纷、零投诉”。
全程监管保质量,提升治理“公信力”
为严把质量监管与长效管理“两道关”,通过全程邀请村民代表“旁站式监督”,对路基处理、水泥浇筑等关键环节进行旁站式监管,保障工程质量。同时规划配套设施提升,将清理后的空地改造为休闲区,安装健身器材;修复排水沟,拆除残垣断壁约680平米;规划新增停车位150个,彻底解决停车难问题;建立“网格包片+商户自治”保洁机制,将区域管理网格化,与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三包”协议,确保环境整治成果常态长效。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