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斑驳冷清的社区角落,如今成了邻里休息畅谈、携手打卡的“暖心据点”。滨河街道聚焦“增强邻里互动、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对宜心社区3号楼角、建西社区和悦嘉园西门泵房两处微小空间进行艺术改造,将冰冷的钢筋水泥当做画布,用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温度,为城市微更新注入民生色彩。
居民共商方案
让“主人翁意识”生根发芽
微小空间改造的核心,是让居民成为“当家人”。在两处空间立体画方案初步成型后,滨河街道坚决摒弃“单向推进”模式,第一时间启动“入户听声”专项行动。针对宜心社区楼角改造,工作人员逐户走访楼内68户居民,用“拉家常”替代“讲政策”,把立体画的主题构思、尺寸设计、安全保障措施讲清楚、说明白,均充分吸纳居民建议,让每一笔彩绘都承载着居民的期待,真正激发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意识。
艺术激活空间
让“邻里互动”有了新载体
经过居民共同参与设计的微小空间,不仅颜值飙升,更成了邻里互动的“新纽带”。
宜心社区3号楼角。“文化+商业+社区生活”主题立体画格外吸睛,“书籍地景”仿佛打开的社区书房,吸引居民带着孩子驻足共读;“平谷桃乡”“购物袋”等元素,成了邻里闲聊家乡特色、分享日常消费趣事的话题引子,原本互不熟悉的邻居,因驻足讨论画面巧思渐渐熟络。

建西社区和悦嘉园西门泵房。三面3D立体彩绘打造沉浸式场景,居民相约打卡、互相帮忙拍照,定格美好瞬间;周边社区居民专程前来打卡欣赏,在交流拍照技巧同时,也分享起各自社区的建设想法,让互动从本社区延伸到周边区域。


温度点亮角落
让“城市温情”触手可及
如今的两处微小空间,已超越“打卡地”的定位,成为彰显城市温度的生动注脚。墙面斑驳问题被艺术彩绘掩盖,冷清角落变得生动鲜活,每天都有居民在此停留—老人带着孩童认识画面里的“家乡符号”,年轻人帮长辈拍摄打卡视频,甚至有自媒体博主主动聚焦此处,拍摄“居民共筑美好社区”主题视频,让滨河街道“以居民为中心”的微改造理念被更多人知晓。
从“居民提建议”到“邻里共分享”,滨河街道用微小空间的“小改造”,实现了邻里互动、主人翁意识、城市温度的“大提升”,为更多社区微更新提供了温暖范本。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