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藏在居民家门口的每一件小事里。平谷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用一场场“小服务”破解民生“大难题”,让文明城区的温度,传递到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一、解日常之忧:

把服务送到“刚需处”

民生无小事,最是细节见真情。平谷区各社区从居民高频需求入手,用“精准响应”化解生活里的“糟心事”。

腾龙社区联合公租房管理处,聚焦“垃圾分类+防四害”两大痛点,不仅手把手教居民区分厨余、有害垃圾,还为正确分类的居民送上灭蟑药、防蚊贴。工作人员同步清理散落垃圾、规整投放秩序,物业更是对公共区域开展消杀——如今公租房混投现象少了,楼道异味没了,“四害”滋生风险大大降低,居住环境清爽了不少。

观岭家园社区则快速响应居民“充电难”的诉求,在接到充电桩故障反馈后,第一时间联动运营企业,放假期间就完成了故障维修;更对社区内7个点位、140个充电口逐一“体检”,更换老化部件、消除安全隐患。“现在充电不用等、不怕坏,出门太省心了!”居民的一句感慨,道尽了便民服务的实效。

二、暖特殊之需:

让关怀抵达“心坎上”

无论是寒冬里的一份温暖,还是对新就业群体的一份牵挂,平谷区的服务始终“想在前、做在前”,让每一类群体都能感受到文明城区的善意。

近期气温骤降,信义园社区联合物业,为梧桐浅山嘉园27栋楼的104个单元门把手,穿上了“保暖衣”——外层珊瑚绒柔软亲肤,内层皮革防水耐磨,雪天不结冰、摸着凉不着。社区刘主任说:“这只是开始,后续还会铺防滑垫、开暖心驿站、设便民箱,要让居民在冬天摸到的不只是暖乎乎的门把手,更是‘家’的温度。”

兴谷街道团工委联合钨丝邦社区青年汇,把关怀送给了奔波的户外骑手。在“为骑士续航・让温暖传递”的活动上,不仅有交通知识竞猜拉近距离,还详细介绍了11个“小哥驿站”的位置和服务;骑手们能领到暖宝宝、手套的“补给包”,还能参与抽奖赢充电宝、保温杯。居民在留言墙上写下“辛苦了,注意安全”,骑手们也留下需求建议,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三、破老旧之困:

用精细服务“焕新颜”

老旧小区的“幸福指数”,是创城工作的重要标尺。阳光社区针对园丁小区北区672户居民的需求,创新推出“菜单物业+”服务:楼道清扫、蚊虫消杀、主管道疏通、楼道灯维修。居民需要啥,网格员、网格长就办啥。还有定期清理化粪池、汛期提前应急,更是让大家住得安心。

9月的时候,小区15、17、18号楼外墙破损脱落,既怕砸车又怕漏雨,社区迅速上报启动应急维修,短短时间就修复50余处破损点位。“以前没物业遇事干着急,现在社区服务比专业物业还贴心!”居民的笑容,正是老旧小区“焕新”的最佳证明。

创城之路,从来不是“单点发力”,而是无数“小服务”的积累;民生之福,也从来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家门口每一件实事的落地。未来,平谷区还将继续聚焦居民需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做到更细、更实,让文明城区的图景,在每一份民生温度里愈发清晰。